天之道其犹张弓乎注释,天之生我者德也原文注释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2:42:57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②;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④;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⑤。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⑥。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焉⑦。

[通释]

天道它就像拉开弓吧,高了就往下压一压它,低了就向上抬一抬它;富余的就削减它,不足的就补充它。天道是削减富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道却不这样,而是削减不足的来供奉给有富余的。谁能把富余的献给天下?只有得道的人。

所以圣人促成事物也不倚仗,建立了功劳也不占有,他不愿意在这些方面炫耀自己的高尚。

[注释]

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天道它就像拉开弓吧。之,音节助词。其,代词,它。犹,就像。张弓,拉开弓。

②高者抑之,下者举之:高了压低它,低了抬高它。抑,往下压,压低。之,代词,分别代指“高者”“下者”。下,低。举,向上抬,抬高。

③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富余的就削减它,不足的就补充它。有余者,有富余的,有多余的,指超过适中标准的。损,削减。之,分别代指“有余者”“不足者”。不足者,不充足的,不够的,指达不到适中标准的。补,补充。

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是削减富余的来补充不足的。本句是判断句。而,连词,相当于“来”。

⑤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道却不这样,而是削减不足的来供奉给有富余的。本句也是判断句。不然,不是这样。然,代词,这样。以,连词,作用同上句的“而”,相当于“来”。

⑥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把富余的献给天下?只有得道的人。有余以奉天下,有富余来奉献给天下。以,连词,相当于“就”“来”。唯有,只有。道者,依道做事的人,符合道的标准的人,得道的人。

⑦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焉:所以圣人促成事物也不倚仗,建立了功劳也不占有,他不愿意在这些方面炫耀自己的高尚。为而不恃,促成了事也不倚仗。参见第二章注释⑬和第五十一章注释⑪。功成而不居,建立了功劳也不占有。参见第二章注释⑭的“功成而弗居”。其,代词,指圣人。不欲,不想,不愿意。见,音xiàn,同“现”,表现。贤,高尚。焉,兼词,于之,于是,在这些方面,在这点。王弼本无此“焉”字,吴澄本、苏辙本有“邪”字,有人据帛书甲乙本补“也”字,但均不符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律。

[意义归纳]

本章通过比喻和对比,强调应该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全章分两段。

第一段强调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分三层。

第一层:“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以“张弓”为喻,总结出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维持平衡的特点。

第二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拿人道与天道对比,突出“人之道”背离“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

第三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肯定向天下奉有余的为道者。

第二段:“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焉。”点评圣人不表现自己的特点。

[解读与点评]

在此来一次“纸上谈兵”,谈一谈如何理解“张弓”。

《说文》释“张”为“施弓弦也”。有学者据此将“张弓”解释成“往弓上装弦”,而且佐以“张弛”的道理。我对这个解释持有疑问,“张”为“施弓弦”,“张弓”就是“往弓上装弦”吗?为此,我特意从网上搜索到了《传统弓箭的制作》和拉弓放箭的视频,增加对弓箭的间接感性认识,实在是找不出“往弓上装弦”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根据。

张弓,拉开弓。张,开也。“张弓”未必就是“往弓上装弦”的意思,即便是“施弓弦也”有“往弓上装弦”的意思,老子“张弓”的本意也未必是“往弓上装弦”的意思。因为使用比喻是为了将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将“张弓”释成“往弓上装弦”即使在当时也未必通俗,因为虽然古人对弓箭的使用相当普遍,但制作弓箭是一项相当高难的技术活,不是谁都会制作的。而“射”几乎是古代男子的一项基本功,用这个做比喻,很容易看明白。而且,“往弓上装弦”不存在“高”与“下”及“抑”与“举”的问题,而开弓(放箭)则存在“高”“下”的问题,存在“抑”“举”的问题。至于将“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释成“多的剪短它”,这似乎还可以,那不足怎么“补之”?难道再接上一段不成!而实际上“往弓上装弦”也不存在“剪短”和“接上一段”的问题。开弓放箭则不然,置箭于弦上存在“高”“下”的问题,持弓存在“高”“下”与“抑”“举”的问题,发射之际存在抬高与下压问题,持弓拉弦存在力道“有余”与“不足”问题,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使箭镞“没入石棱中”(卢纶《塞下曲》)的强力发射;可以“百步穿杨”或“射不注皮”轻力射出,“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不论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还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都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度统一,是射箭者根据自己经验作出的判断和决定。开弓射箭看手头,这是平时训练的积累,真正将箭搭弦射出去的时间很短,不会给射箭者更多的丈量准备时间,多余的减一减,不足的补一补,才能适中地奔向目标;箭搭在弦上虽未居中,但在发射之际可以通过“抑”或“举”的调整,同样可以达到居中的效果,使矢中的。要想射中目标,就必须“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自身的调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当把箭搭在弦上,箭处于弦偏上位,发射之际就将弓身向下压;当把箭搭在弦上,箭处于弦偏下位,发射之际就将弓身向上抬。

再谈一谈“其不欲见贤”后补个什么字。

“其不欲见贤”后王弼本无此“焉”字,吴澄本、苏辙本有“邪”字,有人据帛书乙本的“若此其不欲见贤也”补“也”字,但均不符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律。我认为宜加“焉”字。焉,兼词,于是,在这方面,在这点上。“焉”字还可以承担帛书乙本中“若此”的作用。

本章是关于“有余”与“不足”的“损补(益)”之论。“天之道”是保持平衡,“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一个鲜明对比。“人之道”是人世间处理事物的方法。此“人之道”是违背“天之道”的,老子在议论中没有对“人之道”加以限制,显然老子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读出了这个问题。“自古及今”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搜刮民脂民膏为富人添膘的事今天仍然太多太多。老子没让圣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大概是“为之”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老子只得推出想象中的“道者”主动地“有余以奉天下”。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余以奉天下”与“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有差别的,是主动和被动的差别,是思想境界的差别。此“道者”正是老子推崇的“圣人”,拿“道者(圣人)”说话,鼓励“有余以奉天下”。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焉”这些话在前面已经出现(第二章),目前我还未发现持有异议的观点,帛书甲乙本中已经有这几句了。然而,我觉得它很像点评注释之语的植入,因为它与“损有余而补不足”很难呼应。所以将本章直接分成了两段。

尽管我觉得“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焉”这几句话有“点评注释之语的植入”之嫌,但对这几句话还是要点评几句:《道德经》反复说圣人“功成而不处”“功成而弗居”(第二章),圣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不想表现出比别人高尚。“其不欲见贤焉”给出了答案。圣人具有“上德”,但却“不德”(第三十八章),“不欲见贤”正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第二十二章)的主观原因,然而我辈“生不逢时”“肉眼凡胎”,这类圣人难得一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