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观火小知识,隔山观火原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7:26:08

重庆土话,是重庆人对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观火”一词,便是其中之一。

自古以来,打铁、烧窑、做饭等都需要掌握火候,而掌握火候就得观火。春秋战国时期又有《书·盘庚上》写“予若观火”,“观火”,言事之明。于是,重庆话的“观火”就由此引申而来,泛指掌柜的,当家的,能拍板的,说话管用的人。

过去,这些“观火”的人一般都带个长字,根据事件轻重大小,“观火”的职能不同,如保长、甲长、村长、乡长等。以传说故事来举例,黄河里“观火”的就是河伯。大禹治水前,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河伯当了黄河的水神后,才治住了黄河,老百姓怕洪涝灾害,都供奉着河伯,所以后来有了《河伯娶亲》的故事。

再比如,花果山里“观火”的是孙悟空,开天辟地,勇闯洞穴,没闯闹天宫的时候,也是说一不二的主。而到了重庆码头,“观火”的当属袍哥。一个码头一个王,大到官非小到民生,袍哥都能将火候掌控得极好,不惹事,讲人气,还把事情办好了。以前的朝廷大多还要依赖这力量,民间人士也要敬畏几份。

什么是观火小知识,隔山观火原理(1)

要不说古人有头脑,“观火”二字可谓是充满了人情和理直,比简单地说“当家的”更有智慧。当家的做事未必就妥帖,若是再称其为“观火”的,简直就是将精明巧*当家人夸赞了一番。说白了,擅控火候者,能知不老不嫩之道,能掌控情势,不多走一步,不少走一步,拿捏得恰到好处。如此诱人的头衔,便引众英雄“宁为鸡头,毋为牛后”。走投无路的牛鬼蛇神选择落草,也要做一个山头上能“观火”的人。黑山头里的老妖,盘丝洞里的蜘蛛精,“托塔天王”晁盖,也是宁为小者之首,要的就是凡事皆能做主,翻手为云覆手雨。庙再小,关起门也是独享伺奉的“天王老子”。

不过,“观火”的手艺娴熟了,自然也要选大灶,耍大手艺,所以也会大鱼吃小鱼,哄占山头。此乃自然历史发展的规律,无关是与非。而重庆人早就参透了自然法则,顺之则昌。人们办事,找来找去,说来说去,精疲力竭,旁人就会指点,别找这人说,这人“观”不到“火”,要找某某说,某某能“观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利往,趋利逐权者自当如是。“观火”这种方言,也就成了重庆本地人约定俗成的语言系统。

什么是观火小知识,隔山观火原理(2)

如今的人们到各处办事、评理,一般也要找那“观火”的。过年过节,要给“观火”的拜拜年,表示心意,第二年未必会大顺,但或可以躲过一灾。去医院看病就诊,也一定要找“观火”的,虽不能凡事都尽如人意,但无微不至的关怀,免去等候的琐絮,找个名医什么的,也是极有效率的。不过,若是不懂其中的门道,重庆人去往外地,往往就会闹出笑话。

那年,重庆人刘二猫初入京城谋生,在地铁出口练摊卖点花花草草,不料与另一花贩发生争执,两人互相扭打着上了派出所。在这样的情景下,重庆人刘二猫就会习惯性脱口而出要找派出所“观火”的。但即使“叫嚣”了半天,派出所里的北京人也不明所以,倒误认为是哪里失火了,他们面面相觑只能对刘二猫说声“请讲普通话。”一番解释后,这些北京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找“观火”是在要找派出所负责人的意思。

做人要做首,敢为天下先。重庆人以“观火”之词,褒喻人事,骨子里也攒着一股劲。然而,这词渐渐演变至今,竟然变成了少有人知的土语,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大概只有街坊邻居聊天时,猛听得一人说:“吴婆的三娃现在是派出所‘观火’的。”还能引得当下唏嘘声一片,女人男人复唧唧起来,“能干!能干!”这大概就是为母为妻最傲人的资本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