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7:55:06

原创 刘芹 方志江苏 2019-11-18

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1)

隋唐大运河今日景象

隋炀帝下令开挖的贯穿南北的运河,是唐宋时期连接全国经济中心(江南地区)与政治中心(北方洛阳、开封)的重要交通枢纽。运河在当时现实社会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唐宋时期,又正值中国诗词创作的繁荣时期。于是,一批以运河作为题裁或涉及运河之诗词作品纷纷出现。运河历史记忆中的形象在诗人词人笔下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或壮观,悲喜交织;或旖旎,畅意伤怀……唐宋诗词中的运河形象,从运河的悲情人生开始,转而变得风情雅致,最终走向真情不朽。

1、悲情之始

运河的开凿,是一项巨大的水运工程。这项工程的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隋炀帝杨广过着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而又无视底层百姓的疾苦、不顾运河民工的悲惨,不得不让人反思运河开凿的功过。也因此有了运河之悲。较早关注这一问题的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留有《隋堤柳》。他认为“运河”是导致隋炀帝丧身亡国的重要原因。炀帝开凿汴河(运河)只为“南幸江都恣佚游”,于是才有“海内财力此时竭”,终而“上荒下困势不久”,导致最终灭国的结局。

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2)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类似的控诉还有张祜的《隋堤怀古》,开河导致灭国,皆因炀帝为一己之荒游,而使民疲国空,可悲可恨。此外还有李商隐《隋宫》、罗隐《汴河》、胡曾《汴水》,原来,“运河”因为炀帝的灭国,一开始就注定是悲情的。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隋堤怀古 张祜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隋宫 李商隐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汴水 胡曾

不可否认,汴河(运河)通航对朝廷是利,对百姓却是害,因为东南地区的“民脂民膏”正是通过这条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朝廷中。因此,运河的开凿开始动用的人力物力与隋炀帝奢靡生活的对照,是悲情;即便唐代运河通航带来了别样的经济繁荣,但仍难以避免当政者对底层百姓们的盘剥压榨,还是悲情。

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3)

运河古道 吴强摄

正如晚唐皮日休《汴河铭》所言:“隋之疏淇汴,凿太行,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这样的大工程,是用无数辛劳百姓的生命堆砌的。隋炀帝开凿运河民工之艰辛凄惨之状,述说不尽。易士达《汴水》:“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

2、风情转折

时移世易,运河通航给人们日常生活与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使中国南北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且一度繁荣了运河周边城市的商业经济。于是对运河的开凿之过,晚唐有人提出不同的认识,为隋炀帝开凿运河平反,许棠有《汴河十二韵》,作者认为隋炀帝开汴河(运河),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宁独为扬州”的嬉游,还有“或兼通楚塞”“所思千里便”的缘由。皮日休《汴河怀古》更是发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充分肯定赞扬隋炀帝的开河之功,同时挑明隋亡之因在于“水殿龙舟”的奢糜与荒唐,实与运河开凿无关。运河何其无辜,开始便背负如此厚重之亡国亡身之悲情。

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