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7:55:06

后人绘制的隋炀帝开凿运河后的南巡图

运河终因自身的价值体现,逆转悲情之名,成为历史风情之所。忽然发现,运河沿岸原也一派大好风光,堤岸杨柳婀娜摇曳、旖旎多姿。于是郭行《早行》描写日出时的运河风光有“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不辨云林色,空闻风水声。”等到“月从山上落,河入斗间横。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杜牧更有清晨运河景色图,“樯形栉栉斜,浪态迤迤好。初旭红可染,明河澹如扫。”运河船行往来,水面光洁如扫,一幅清新怡人的汴口晓景图,真是美。

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5)

大运河上的景色(清乾隆时期) [英]威廉·亚历山大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安史之乱致使人们纷纷逃离长安,进士及第刚刚两年的张继正通过大运河在前往相对安定的江南。他的小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月落、乌啼、渔火、孤舟,诗人不禁心生感慨,于是就有了千古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大文豪苏轼也与大运河缘分匪浅,他一生曾十多次沿着运河往来江苏,他感慨于运河之美,在《江城子》赞曰“隋堤三月水溶溶”,初春运河堤岸景色宜人。公元1074年,他从杭州坐船前往密州(今山东境内)任职,沿途饱览运河秀色。两年后的中秋,他在密州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运河,也是苏轼人生的终点。公元1101年,被贬谪的苏东坡获赦,在北归途中,经运河于常州上岸并于常州逝世。

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6)

《清明上河图》局部——位于汴河上的汴水虹桥

运河的壮观旖旎已然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运河带动沿线城市的繁荣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流连往返于运河富庶的文化氛围中,既有对运河美景的陶醉,更有对运河城市男女风情的缱绻。唐时汴州、扬州、苏州、杭州都是运河唐诗之路的重要城市,诗人们停留暂住,佳句天成,至今脍炙人口。唐时扬州王建有《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韦庄《过扬州》:“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唐时扬州经济繁华,富商大贾云集,风月场所门庭若市,文人士子儒雅风流,各有才情志气,多寄情风月间。运河文化下的美景,是风情;运河文化下沿线相关城市风月,仍是风情。

3、真情回归

伴随运河交通价值的逐步体现,关于运河功过的诗词也渐渐淡出视野。唐宋之际,运河可以说成为唐宋人的一条生命之河,关乎生计、关乎前程、关乎感情、关乎生命的一切,终至成为人们情感的依赖,一份不朽的真情。

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7)

苏州大运河沿线景观(清乾隆时期)  [英]威廉·亚历山大

真情中有乡情,便如崔颢《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泝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诗人早年离开家乡赴长安赶考,中进士后又各地漫游近20 年,中途曾回过家乡,写下此作。诗人离家乡越来越近,心情变得愉快,景色亦分外怡人,就是那长长的淮河水也已经快要走到尽头,起伏的波涛便不再让人感到畏惧。此外还有欧阳修《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阳城淀里新来雁,趁伴南飞逐越船。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这些写在汴河(运河)的诗歌作品,多是诗人们抒发离开家乡、离开亲朋的漂泊、孤独、失意之愁,虽不是直接的思乡之作,其实都有深深的乡情牵绊触动而成。

描写苏州大运河的诗句,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七言(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