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也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抒发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弄清本文的叙述顺序。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阅读课文,了解课文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表达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弄清本文的叙述顺序。
(四)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课文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抒发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说教法
阅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课教学,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目标导读→探究问题→交流汇报→感情朗读→课堂总结。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朗读训练为主线;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教师扮演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启发者的角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让学生通过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自主思考问题,合作交流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基于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阅读评价的要求,我设计本课教学流程如下:
(一)激趣导入,拉近距离。
1.同学们,你去过海滨吗?你想了解海滨小城是什么样子的吗?
2.板书课题:19 海滨小城。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教学。)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段主要讲什么内容?课文描写了海滨小城的什么特点?
2.学生讨论、交流,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成果。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为下一步教学作好铺垫。)
(三)目标导读,唤醒思维。
1.教师出示以下几个目标问题,唤醒学生阅读思维。
①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课文描写了海滨小城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③文中描写了哪几处景物?把点明这几处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2.教师点拨引导。
(四)探究问题,启动思维。
1.学生带着以上3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一划,用脑想一想,探究文中隐含的答案。
2.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汇报,碰撞思维。
1.学生探究问题结束,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谈谈自己的看法。
2.小组派代表汇报各小组的探究结果,让思维在小组汇报中撞击出绚丽的火花,让学生在小组汇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比无目的的阅读,收到的阅读效果更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通过目标导读、探究问题、交流汇报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唤醒、启动、碰撞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感情朗读,培养语感。
本文虽是一篇阅读课文,但文质兼美,表达晓畅,结构清晰,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采用齐读、赛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欣赏美景,在读中培养语感。
(设计意图: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理解、欣赏、品味,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受到爱家乡、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教育。)
(七)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根据教师板书,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本课的知识体系。
2.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说一说或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达到语文教学沟通课堂内外、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树立“生活语文”的思想。)
五、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是一篇课文的袖珍版,是一部微型教案。本板书以直观性、条理性、整体性原则为设计指导思想,突出课文结构,绘出文中美景,点出文章中心,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文本的知识结构便存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