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空城计在《三十六计》中的原文为:“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意指本来兵力空虚却故意显现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揣摩,不敢轻易来犯,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时刻,运用这种策略,更加奇妙莫测。“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主要利用对手心理的相对弱势,因敌而资用,因难而见巧,体现出《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的作战思想。
古代战例
唐朝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进掠河西地区,攻陷瓜州,守将王君焕战死,河西形势不稳。为扭转战局,抵御吐蕃入侵,唐玄宗任命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兼墨离军使。
张守珪到任瓜州时,吐蕃军队刚撤离不久,瓜州城已残破不堪,吐蕃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形势非常严峻。时不我待,张守珪马上组织幸存军民修筑城墙,但修城工作刚刚开始,吐蕃军队突然兵临城下。守城军民一时不知所措,张守珪则非常冷静,他先是布置军民固守,之后命人在城上大摆酒席,会集将士饮酒作乐。这时吐蕃已经把瓜州城团团围住,却见城上唐军推杯换盏,泰然自若,全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一时摸不着头脑,迟疑观望半晌,以为有诈,不敢贸然攻城,最终决定撤退。张守珪在城上见吐蕃退去,立刻下令部队追击。吐蕃更认定唐军预先设有埋伏,丧失斗志,大败而逃。
现代战例
1948年5月26日,*率中共中央机关由陕北转至河北省石家庄西北的西柏坡。10月,蒋介石得到重要情报,解放军在石家庄地区力量空虚,他紧急命令傅作义派遣20万大军偷袭石家庄。当时,保卫中共中央驻地的只有警卫部队和部分地方部队,情况非常危急。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一方面积极准备进行军事防御;另一方面,*于10月下旬,亲自为新华社草拟了3篇政论性电讯,实施“空城计”。这3篇电讯,披露了国民党偷袭石家庄的企图,对敌起到了极大的心理震慑作用。敌军将领纷纷认为行动已暴露,我军必然严阵以待,继续偷袭将有去无回。而傅作义的决心最终也被动摇。1948年10月31日凌晨,傅作义给副总指挥郑挺锋等发出特急电报:“共军援石部队返冀,着你部克日撤至方顺桥。”至此,蒋介石偷袭西柏坡的行动宣告*。
计谋分析
自古兵家最讲究“兵不厌诈”,空城计是一种攻心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释放混乱信息,扰乱敌方的判断。
古人用兵,讲究的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强调隐真示假,迷惑对方。空城计却打破以往兵家的常规用法,以违背常理的用计,甚至冒险故意暴露自己弱点,使对方疑虑重重,不敢进攻,也就是所谓“疑中生疑”。使用此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择机而行,尽量慎用。空城计是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采用的疑阵,借以迷惑敌人,渡过险关。一方面,这种方法多是在敌强我弱、兵临城下的态势下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如果被敌人识破,乘虚而入,是十分危险的。另一方面,空城计能否成功,取决于敌人最终的行动。也就是说,虽然计谋主动权在我方,但最终效果取决于敌方反应。因而,空城计是悬而又悬的“险策”,多数情况下只能作为缓兵之计。此外,现代战争中,随着科技发展,侦察手段越来越多,要想隐藏真实实力,欺骗迷惑对手,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空城计要在确保敌方不清楚我方真实实力和意图的前提下,择机而行,尽量慎用。
二是要了解对手,因敌而用。空城计与其说是一招作战计谋,不如说是一场心理博弈。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在某些情况下,敌方指挥官越是谨慎多疑,效果就会越好。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几万大军的情节虽是虚构,但也能看出这一点来。诸葛亮的空城计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是因为司马懿生性狡诈多疑,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诸葛亮了解司马懿,料定他会判断自己“一生谨慎不曾冒险,城门大开必有埋伏”,故而空城故意示之以空,“虚者虚之”,才能让司马懿“疑中生疑”,下令撤退。如果换作对方是个狂妄鲁莽之人或有勇无谋之辈,诸葛亮纵然神机妙算,也绝不敢轻易使用空城计。
三是要结合形势,因情而用。空城计主要体现《孙子兵法·虚实》中“兵无常势”的思想,既不按刻板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套路,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和形势,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核心思想是“随机应变以制胜”。也就是说,空城计并不一定要以“空城示之以空”的方式使用,而要结合形势,因情而用。只要能在心理上威慑对方,一样可以达到目的。例如,*对偷袭石家庄的国民党军队使用空城计,并不是气定神闲空城以待,而是通过揭露和宣扬对方偷袭企图的方式,对敌起到极大的心理震慑作用,使对方兵马未动,阵脚先乱,进而动摇傅作义作战决心,令其取消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