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造句二年级,狼吞虎咽造句子二年级上册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7 09:04:0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说明 “合理分配三餐的时间和食物量”时,对进餐用时和进食速度也提出了要求。建议早餐用时15~20分钟,午餐、晚餐以30分钟为宜;不宜过短,也不宜太长。进餐时应细嚼慢咽,不宜狼吞虎咽。

狼吞虎咽造句二年级,狼吞虎咽造句子二年级上册(1)

图片来源:摄图网

狼吞虎咽存弊端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在学习、工作、劳动等多方面都在讲究速度,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有些人却走了另一个极端,把吃饭的时间也列入追求快速的行列。快速进食,狼吞虎咽,成为有些人的进食方式。从摄取合理营养、确保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快速进食并不好,狼吞虎咽存在种种弊端。

1.进食过快,狼吞虎咽,不仅加重了胃肠负担,容易引起胃肠炎症和消化性溃疡;而且因为对食物咀嚼不细,会导致食物消化不良,吸收不全;长此以往,使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量丢失,难免产生多种营养缺乏症。

2.吃饭过快,狼吞虎咽,还会引发超重与肥胖。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从开始吃饭到吃饱的信号传给大脑,大约需要20分钟时间;如果几分钟就吃完一顿饭,那么大脑还没有机会告诉你的胃已经饱了,就已经吃得过量,无意中使身体储存了过多的食物和能量。久而久之,必将造成超重甚至肥胖。营养学专家指出,吃饭应细嚼慢咽,使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意识到你正在吃饭,从而自动调节好相关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圆满完成一顿饭的协调运作。

细嚼慢咽促健康

当今时代,随着膳食科学的迅速发展,营养知识的不断普及,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快餐综合征”的种种弊端,逐渐认识到“慢点儿吃”所带来的健康效益。

1.有研究表明,细嚼可以促进大脑的思维活动,增加脑细胞的信息传递,提高大脑工作效率,有利于防止或延缓大脑老化,并具有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2.慢点儿吃,细嚼慢咽,能使口腔分泌足够的唾液,充分混合与搅拌食物,帮助消化营养,并能及时清除包括致癌物在内的有毒物质。研究表明,口腔唾液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唾液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消化酶等多种成分,其中的酶类物质有防癌抗癌功能。研究发现,如果每口饭能咀嚼12次以上,就能基本上清除食物中所存在的致癌物质。

当然,食物的种类不同,所需要的咀嚼次数与速度不尽相同,但在一般情况下每口食物要保证咀嚼12次以上,把食物嚼烂后再咽下去。

文/副主任医师 宋奇思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