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梗概500字,把栏杆拍遍第一单元好句赏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7 18:32:12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1959年,郭沫若先生为济南大明湖畔的辛弃疾纪念祠撰写的对联,十分精到地概括了辛弃疾一生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他雄心未灭、壮志难酬的遗憾。

这幅对联暗含了三个典故:

一是“铁板铜琶”,说的是苏轼有次外出郊游,随从在一旁高唱苏轼的名篇佳句,苏轼就问自己的词和柳永的有什么不同,随从说,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上联的意思是说辛词继承了苏词慷慨激越、豪放悲凉的特点,为一代词宗。

第二个典故是“美芹”,乾道元年,辛弃疾曾给宋孝宗上了一份奏折,共计十篇,分别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十个方面,陈述任人用兵之道,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特征,提出了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大计,史称《美琴十论》。

第三个典故是“悲黍”,黍即小米,据史*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下联的意思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豪情壮志。

这个纪念祠还有个让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大门匾额上的“辛弃疾纪念祠”六个大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两位当代历史名人,一个题写对联,一个题写匾额,一文一武,正好暗含了辛弃疾能下马提笔写词,上马奋勇*敌,文武双全的特点,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把栏杆拍遍梗概500字,把栏杆拍遍第一单元好句赏析(1)

辛弃疾是山东东路济南府人,纪念祠建在济南,这是家乡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和怀念。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于是写了很多诸如“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样叹惜流年似水、抒发胸中郁闷之气的词作,反映了他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

辛弃疾的词我读过很多,他的词既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这样描写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的,也有“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样描写温馨家庭生活场面的,但更多的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样描写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的。这些慷慨激越、豪壮悲凉的词句,反映了他情深义重、为国着想的赤子之心,所以得到后人的爱戴和敬仰。

把栏杆拍遍梗概500字,把栏杆拍遍第一单元好句赏析(2)

面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辛弃疾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后世的很多作家都在他的词作中汲取鼓舞力量,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统一、民族解放、人民富强而努力奋斗。

我有时在想,作为出生在金国、且祖父还在金国担任过职务的标准的金人,辛弃疾何以以决绝之态,同这个国家决裂,义无反顾地投奔母国,且终生为母国收复山河而奔走、呼号?我以为,除了小时候目睹过金人的残暴统治,感受到了在金人统治下的屈辱与痛苦,更多的,恐怕是信仰的力量。自秦以来,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就是主流思想,尽管出生在金国,但辛弃疾从小接受的就是完整的孔孟理学的儒家教育,就连他的名字,一看就知道一定是参照了汉代名将霍去病取的,所以,燕云十六州属于宋朝,长大后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梦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此后变成了他毕生的事业。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辈子都梦想着收复旧山河的辛弃疾,尽管有着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豪气锐气,也有《美琴十论》《九议》这样的抗金建议,然而,南宋朝廷只想着偏安一隅,不愿意再打仗,于是把他先后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加之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所以,他的仕途也很坎坷,最高也仅到龙图阁待制这样的四品,没有到达朝廷中枢,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家国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把栏杆拍遍梗概500字,把栏杆拍遍第一单元好句赏析(3)

近来,我一直在品读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突发奇想,给自己设置了三个假设,试图从这三个假设中探讨他的前途命运,人生的种种可能。

第一个假设:假如辛弃疾少年时没有反抗,一直待在金国,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山东素有武术之乡之称,历史悠久,流派众多,自古山东出好汉,有很多武术世家。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加之天生孔武有力,人高马大,辛弃疾自小便习文练武,剑术高超,加之他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的统治下所遭受的屈辱与痛苦,使他自小便有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的身上有一股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人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后来,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所*,金军撤退。第二年,辛弃疾奉命与南宋朝廷联络,准备里应外合,*退敌军。不料起义军中出了叛徒,耿京被*害,义军溃散。血气方刚的辛弃疾跃马横刀,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生擒叛将,又突奔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义军南下归宋。

能看出,年少时的辛弃疾聪慧过人,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深感民族大义,也有民族气节。

把栏杆拍遍梗概500字,把栏杆拍遍第一单元好句赏析(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