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员证书取消了吗,预算员上岗证取消了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7 18:17:12

建筑师负责制,改变的不只是建筑师

建筑师负责制是工程咨询、勘察设计行业的重大改革。其核心虽是建筑师执业责权利的恢复,但绝不能单纯理解为仅是设计方面的事。这项改革必将引起工程咨询(投资)、工程造价、监理、招投标改革的联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建筑师负责制的落地过程中,在顶层设计层面,基于“放管服”的改革背景,已经先行取消了工程咨询(投资)、招标代理的企业资质要求,这些铺垫其实都在谋求为更好地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扫清制度障碍。

根据相关报道,上海试点做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化行政审批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同步推进。

比如原有建设工程审批程序,要求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经过规划部门和审图公司审查合格后,才可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现在试点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项目,允许通过告知承诺的方式,将施工图审查后置,先行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经责任建筑师签字盖章的规划设计方案当场批复,同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批复和规划许可证合二为一,流程变化如下图所示。

预算员证书取消了吗,预算员上岗证取消了吗(9)

△上海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审批程序变化/图: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获得规划许可证后,建筑师可以同步进行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许可证申请等工作,加快了项目推进周期。

通过流程再造,厘清了建筑师和行政管理之间的责任,行政管理对施工图的审查仅限于程序性的对文件、表格和图纸等基本信息的审查,把真正的技术审查交给建筑师团队,行政权力不必为设计完全“背书”。

同样需要配套改革的领域甚至可以上溯至高校建筑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

我国高校建筑专业更注重专业设计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建筑师相关的职业实践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分量不足。所以毕业后的建筑专业学生,主要去向就是设计院画图,工作范围也基本只参与项目工程前期设计工作,不能不说这也成为当下国内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瓶颈之一。

再比如在如何防范“建筑师负责制”潜在风险方面,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是强制实行建筑师购买行业保险制度,新加坡、中国香港虽非强制性,但大多数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会加入专业保险以防范风险。这一做法我们尚不多见。

预算员证书取消了吗,预算员上岗证取消了吗(10)

建筑师负责制,本质就是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今天中国建筑市场问题多多,究其核心一点就是:如何解决交易信用的问题。

业内人士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专业人士”,即工程建设活动一定要依靠专业人士、用好专业人士。直白地说,就是如何保障专业人士在专业决策中的话语权。

而专业人士话语权的丧失,也是我国建筑市场过度碎片化的一个突出表征。

1998年施行的《建筑法》,规定了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所谓的“五大责任主体”,其实这是将工程咨询碎片化以法律形式固化下来。除此之外,还有工程咨询(投资)、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等一系列专业公司。

这些碎片化的工程咨询环节,相互粘连又有排斥,既有共同目标又会争抢地盘、竞逐利益,无序的竞争逐利就会导致乱象丛生。

所以笔者认为,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其目的是解决建筑市场专业服务的碎片化问题,消除专业服务的碎片化,为建设项目确立一位专业统筹者,真正提升专业人士在建设活动专业决策中的话语权。

解决掉这个核心问题,比解决是否必须由建筑师来做设计、施工全过程统筹者更为本质。毕竟后者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市场机制,筛选出最为适宜的统筹人。

我们要承认,当下理想中的那种复合型建筑师人才十分稀缺。我们“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职业观,是把建筑师的职能分解成若干人或若干利益团体去完成的,就形成了目前的行业生态。

所以除了建筑师这个岗位人选,也应该允许有其他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来担当项目负责人,如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等。在现阶段,这些都不失为一种客观而又务实的选择。

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必然会与许多行业定式发生碰撞,革故鼎新之路也会跌跌撞撞。但既然已被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方向,那就“于内有主,于外不疑”,积极践行。或许抬眼望去看到的都是问题,但埋头实践中总能找到方法。

预算员证书取消了吗,预算员上岗证取消了吗(11)

*本文系龚诚仁原创,独家来稿

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违者必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烦请留言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