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课堂实录,六国论教学实录视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8 18:54:38

从《六国论》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因事立文的手法

教会学生如何写议论文,这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写好一篇高质量的议论文,其实,是有章可循的。

从文章学角度看,古代议论文有政论、策论和史论之分。所谓政论就是针对国家宏观大政方针提出主张、阐述观点;策论是对国家微观层面、具体问题阐述见解与观点,给统治者以明确的建议;史论就历史事件阐述观点,给当朝统治者以借鉴。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兼史论的文章。

文章一开始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其意廓清人们的错误认识,即六国相继灭亡,并非由于武器与战争等不利的客观原因、外部条件所致,而是取决于主观因素、内部条件——“弊在赂秦”导致的结局,一个“弊”字一针见血,令人深思。接着,通过三方面对比,阐述观点:一、秦国掠夺土地的渠道:战争手段与赂秦所得对比,其实百倍,指出赂秦的危害,壮大秦国,削弱自己;二、诸侯土地得来之艰难与子孙视之如草芥对比,隐含诸侯的后继承者乏人,长此下去,六国危矣;三、秦国贪得无厌与诸侯土地有限对比,说明赂秦策略难以满足秦国贪欲,终究步入末路。这样分析后,顺理成章得出本段“故不战而胜负强弱已判”的结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如此看来,不走赂秦之路的诸侯国是否意味着能保全宗庙社稷呢?自然引出了问题的另一面,即如何分析不赂秦者的结局问题。在文章中,就是如何分析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一、齐国未尝赂秦,为什么最终灭亡了呢?其实,齐国是当时经济最富庶的东方强国,它有统一全国的经济实力,不幸,“与嬴而不助五国”。齐国背信弃义,在关键时刻,丧失立场原则,转身投向秦国怀抱而与诸侯分裂,践踏了合纵战略,把六国脆弱的联盟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从此无法愈合。齐人误以为这样可以自保,殊不知,六国之间本来唇亡齿寒,相互依存,保全五国就是保全自己,可惜,齐国最高统治者缺乏战略眼光,没有充分认识其中的危害性,最终亡国丧身。二、燕国在抗击秦国蚕食诸侯方面态度坚决,它距离秦国较远,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把燕国列为结交的对象,极力拉拢。虽然这样,但秦国一双虎视眈眈的眼光穿越了数千里距离,燕国统治者敏锐嗅到秦国的隐秘意图,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派遣刺客,触怒秦国,加速了灭亡的速度。三、赵国军事力量较强。因为赵武灵王率先转变军事思想,及时引入胡服骑射,效仿胡人穿戴,紧身束袖,把车兵改为骑兵。当时以车战为主的时代适合于平原、大规模阵地战。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战争迅速上升为惟一的话语权。军事家应运而生,他们不仅研究战争,还把视角转向了军队装备的改革上。以前的车战冲锋陷阵有优势,但机动性较差,撤退比较困难,在其后的军事攻防中暴露出更多的缺点。而骑兵辎重较少,机动性强,大大提高了部队的移动速度,可以昼夜行军,能够长途奔袭数千里,扩大了打击范围,提升了打击强度。骑兵对战场地形的要求不如车兵高。所以,赵武灵王发现了骑兵的优势,率先发展骑兵,增强了赵国军力。加上赵国将军优秀,战国四大名将中,赵国占两位,不乏军事人才。但赵王听信谗言,自毁长城,名将廉颇被逼走他国,诛*大将李牧,可惜“用武不终”。这三国选择使用武力抗秦,并非客观条件所致,而是主观因素作祟。再说了,秦国统一乃大势所趋,顺应历史潮流,它们逆历史潮流而动,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至此,作者不由感叹,正面指出六国症结所在,不能封谋臣,礼奇才,并力西向,结果遭遇秦国蚕食的命运,否则,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可惜,六国统治者并没有这样做。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积威”的问题。“积威”指长期在一种很森严、很恐惧的环境中生活、成长起来的人,容易积聚起对实施者的敬畏、惧怕,不论自己能力是否超过对方,在“积威”的心理阴影下,容易盲目地臣服对方,所以,积威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这只是假设,历史从来不允许假设,这就是历史的残酷。六国与秦国比,主要在于秦国的积威导致六国的胆怯,最终失败灭亡,这一点苏洵的认识是很深刻的。

最后呼应文章开头,明确本文用意,借史讽今,写作意图自然落在了当下的北宋政治现实上,以此告诫北宋统治者,在对待契丹、西夏、辽等问题上,应该以史为鉴,坚决走武力抗击侵略者的道路,不能一味采取以土地贿赂侵略者换取暂时苟安的方法,否则,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所以,借古讽今是这篇文章的真实用意。当然,这篇政论可以算作议论文的典范文本,可以学习借鉴它的立意、结构与论述方法。

因为它要借古讽今,可以不拘泥于史实,甚至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我们不能受它的误导。史料记载,秦国消灭六国,其实贿赂并非主要原因,战争才是决定胜负的最终途径。作者这样选择材料,完全是为了自己论点张目,因此,史论类文章,可以突破史料的局限,把自己的观点论述清楚。我们不要因为作者这样写,结果在史实方面上了作者的当,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苏洵敢于选取这个素材,说明了他的勇气与智慧,在前人的基础上善于创新,能够翻出新意,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