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院子里转了转,心里因为没有人能与他一起享受这月色的欢愉而遗憾,于是就去了承天寺,找住在那里的朋友,张怀民。
到了承天寺,苏轼欣喜地发现张怀民也没睡。于是,俩人就在这承天寺的寺院里散步。这时的承天寺被月光笼罩着,恍惚间,庭院仿佛就是一潭映着月光的积水,水里的水藻、浮荇纵横交织,轻轻浮动着。回过神来的苏轼这才发现,原来这浮动的是松树和柏树的影子啊!
苏轼心里不禁感慨道,哪天夜里没有月亮?哪里又没有松柏?只不过是缺少他和张怀民这样的闲人罢了。
这篇文章虽短,仅有85字,但细细品来,却能发现不俗之处,入选教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文章不长,但结构完整精致。月色入户为起因,独赏乏兴为发展,携友赏月为高潮,闲人之感为结局。可谓起承转合,浑然一体。
2.功力深厚,不着痕迹。
文章中写景只有一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就这一句,里面也别有洞天。
写月光并不好写,因为它无形、无声、无味,说白了就是不够形象。而苏轼巧妙地避实就虚,不写月光,写树影,这是妙处其一。
月光最好的喻体就是水,因为这样可以将深夜的月光写出动态感。就这一点而言,苏轼这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比李白的“疑是地上霜”要妙一些。往近代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这篇著名散文中,也选择了水来做月光的喻体,或许也有前人的启发。这是妙处其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3.情感丰富,耐人寻味。
文章以“闲人”之感做结,给读者无穷的思考空间。苏轼这自称“闲人”,是处于被贬黄州,无事可做的情形下,心有不甘,怀才不遇?还是已经习惯了这穷乡僻壤的农夫生活,暂得生活的悠闲?还是已经超脱了“本我”,通达了“自我”,到达了“超我”的境界?还是三者或其他兼而有之?这是妙处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