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会议正在进行……
为什么“支部建在连上”对中国革命有着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在部队建立士兵委员会,会遇到那么多阻力?
*运用怎样的政治智慧,使一支一盘散沙的队伍,一夜之间,奇迹般地“散沙聚成水门汀”?
为什么开?军心不稳,改编势在必行!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仅仅一周,原有5000多人的起义部队,只剩下不足1000人和48匹马。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率领军队从文家市向井冈山转移。
敌军围追堵截,军中疟疾流行,缺医少药,许多战士对革命丧失了信心,部队中逃跑成风,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在进村的当晚,*在“协盛和”杂货铺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部队现状及其解决的措施,决定对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
怎么开?不服来辩,秀才与兵交锋
这场会议里,争论的双方都是坚定的革命者,没有辩论赛里的“正方”“反方”。最难搞的对方辩友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黄埔军校二期高材生,由*介绍入党,文武兼修,战果累累,主张“乘胜追击”。而作为前委委员的“毛委员”则被余洒度等人认为是不懂军事的“秀才”,他提议的“师压缩成团”、“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提案也被当成天方夜谭。
看似实力悬殊的争辩双方,*却能逆转局势。以理服人,通过卓越口才让没有文化的大头兵也能心甘情愿听自己讲道理。胆识过人,将信仰根植在每一个革命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