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也能玩出名堂的事例,玩也玩出名堂的经典事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1 09:15:26

有着京城第一玩家美誉的王世襄老先生从便生长在一个真正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王继曾是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是著名花鸟画家,舅舅金城则更有名,是20世纪初北方画坛的领袖。祖父王仁东曾担任过工部尚书一职,伯祖王仁堪更是清朝光绪三年的状元。其高祖王庆云更是被记载入了《清史稿》中。

玩也能玩出名堂的事例,玩也玩出名堂的经典事例(1)

少年王世襄

王世襄老先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诚然,古人云:“树不能无皮,人不能无癖。”一个人如果无所爱好,怎么还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或工作。

王世襄一生玩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粗算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掼交(摔跤)、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但王世襄不是为了消遣,而是真心喜欢。用王世襄自己的话说:“从小学玩儿到大学,我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王世襄少年爱斗蟋蟀。蟋蟀喜阴,越是藏在阴湿之地的蟋蟀越凶悍,12岁那年,王世襄看不上买的蟋蟀,他胆量惊人,深夜,一人挑灯去乱坟岗子抓,听着声一抓一个准。在京城,王世襄的蟋蟀头形高而圆、腿大、触须直,把京城公子哥的名贵蟋蟀*得七零八落。

玩也能玩出名堂的事例,玩也玩出名堂的经典事例(2)

王世襄养蟋蟀

为养好蟋蟀,他还从全国各地图书馆和藏书家找来十七多种蟋蟀谱,逐段断句、改讹、勘误,还编成了堪称蟋蟀谱的百科全书:《蟋蟀谱集成》。

玩也能玩出名堂的事例,玩也玩出名堂的经典事例(3)

王世襄:《蟋蟀谱集成》

王世襄也爱好养鸽子,但王世襄一生养鸽子,与众不同,别人玩的是新奇,他玩的是学问。为养一只鸽子,王世襄直接把养鸽的专家请到家里,同吃同住,天天泡在一起。最后把学到的经验,竟编了一本《明代鸽经清宫鸽谱》,成为养鸽者的必读之书。

玩也能玩出名堂的事例,玩也玩出名堂的经典事例(4)

王世襄养鸽

不得不说,少年时代的游乐艺趣,最终都成为王世襄研究的对象。大凡他玩过的东西,都留下了心得。2000年,86岁的王世襄,将一生文章结集为《锦灰堆》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这套奇书出版后风行一时,成为从事收藏和鉴赏者的必读书。

玩也能玩出名堂的事例,玩也玩出名堂的经典事例(5)

王世襄:《锦灰堆》

所以王世襄的玩,不是玩世不恭,而是真的做学问。世间万物,只要到了王世襄手里,皆有情有义,皆栩栩如生,皆生机盎然。他读懂了物,物也读懂了他。

然而,若没有王世襄,那些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玩物",将永远无法跟"文化"二字关联起来,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以至于曾有人评价说:"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但再也不会出现王世襄了。"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他既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

玩也能玩出名堂的事例,玩也玩出名堂的经典事例(6)

晚年的王世襄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由原来的物质追求,转变到现在的精神追求。文玩也在这种转变中,起到了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但随着市场因素的不断影响,我更希望那些文玩的爱好者们,在追求文玩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可以记住王世襄老先生的玩物精神。文玩其实是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手里的一件小玩意,在把玩的同时也能帮助繁杂的心情平和下来。有人抱着投资的心态进入文玩领域,但对于真正喜好文玩的玩家来说,文玩,玩的是一种文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