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860 年,大清帝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这一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留下年仅六岁的同治皇帝与母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
在此后的岁月里,慈禧太后逐渐掌握了实权,通过任用洋务派大臣,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公元 1861 年,清朝在恭亲王奕䜣等人的奏请下,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以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为主旨。总理衙门一方面管理清政府与外国的交涉,另一方面也负责管理通商事务,派出驻外使节等工作。
随后,在慈禧太后的准许和支持下,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开始着手改革。然而,在统治者放手的同时,也给改革派留下了一条束缚手脚的"金科玉律":"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皇权不能变"。
这"四个不能变"把改革牢牢限定在经济领域,而不能在政治领域越雷池一步,更不能损害当权者任何既得利益。
另外,尽管“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始终无法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缚,无法真正实现国家的自强。其中缘由,一方面固然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制和剥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清朝内部的顽固势力依然强大,他们对于改革的抵触和反对使得改革无法深入进行。
面对这样的"最高指示",改革派苦思冥想,最终只能搞了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于是乎,以此为纲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然而,这样的改革注定是无法成功的。只改革技术,不改革制度,就好比在一艘漏水的船上更换零件一样,无济于事。政治体制的落后和腐败才是清朝落后的根本原因,而只改经济体制,不改政治体制,就宛如治标不治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腐败的程度。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了这一点。
洋务运动期间,清朝虽然花了大价钱购买西方的军舰、武器,并设立了一批军用和民用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度很高。一旦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或提高价格,这些企业就会陷入困境。此外,清朝的政治体制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官僚腐败、制度僵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进一步恶化。
洋务运动的失败是清朝改革的困境,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教训。它让我们认识到,只改革技术,不改革制度,是无法改变国家命运的。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