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约见不如不见原文,不要急于相见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2 02:10:30

今年上小学的儿子,“朋友”是他的语言中最常出现的词汇:

我今天和朋友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


这是我和朋友挖的宝藏。


我的秘密只告诉我的朋友。


我要永远和我的朋友在一起。

有点儿扫兴的是,孩子的爸爸总会问:

“你这个朋友成绩好吗?他在班上排第几名啊?你要和表现优秀的同学交朋友。”

看,这就是孩子和我们的差别。

成年人之间的交集总有着被反复丈量的标准,我们不会天真地因为他送我一片树叶,我便还他一腔热忱。

而是设置了各种交友门槛。

不曾约见不如不见原文,不要急于相见原文(9)

鲁迅在《故乡》里这样描述儿时好友再次相见的场景: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年少时的“迅哥儿”,终究成了二十年后的“老爷”。

这大约就是成年人友情的悲凉。

不曾约见不如不见原文,不要急于相见原文(10)

少年意气是,只凭着感情交朋友,不把一切世俗的眼光放在心上,开心就好。

可是当儿时的玩伴成了发工资的老板,一大家子的生活,还得仰仗老板的关照,就再没了恣意兴起的胆量,还要嗫嚅着解释:“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马伯庸说:“年轻时交朋友,只是因为一杯青岛纯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后,我们的桌子抬高了很多。”

友谊是一种社会关系,它逃不了人生成长的变迁,也逃不了利益、资源、财富、名望的挑战。

不是一个圈层的人,没有办法平等对话。

冯唐甚至开发出一套挺好玩的打分表。

每一个刚刚进入他朋友圈的人,他都打100分,然后在心中逐渐扣减。

言行不佳,扣10分;迟到,扣10分;不接电话,扣10分……

他说,十次有九次,新朋友会被扣到30到60分,就滚蛋。

这就是成年人的交友。

有一套严密的考核体系。

这是我们的理智,也是我们的势利。

不曾约见不如不见原文,不要急于相见原文(11)

年少时的友情可以突如其来,但人近中年,四处游荡的轻狂日子,真心话大冒险一样的生活,都渐渐褪色。

越来越紧张的日程表,越来越急促的生活节奏,让我们结识的都不过是点头之交。

一旦生活中遇到大事件,比如说婚庆宴请,或是异地搬迁,便会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没几个朋友。

不曾约见不如不见原文,不要急于相见原文(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