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个人简历的个人标签怎么写,护理个人简历开头怎么写最好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2 04:02:57

来源:江西日报

时隔20年,章金媛,这个熟悉的名字,再次轰动国际护理界。

7月1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国际护士会大会上,国际护士会和佛罗伦萨南丁格尔国际基金会将2023年“国际成就奖”授予了她——94岁的中国护士章金媛。

她不敢相信,继2003年成为江西首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护士后,鲐背之年的她还能摘得“国际成就奖”。

这是全球护理界及健康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每两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一位护士获奖者。她,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登顶:“中国越来越好,中国护士越来越棒!”

7月19日,中国北京。在“国际成就奖”获奖者章金媛同志颁奖大会现场,她一袭玫红长裙,外搭镂空白色坎肩,花白头发梳至脑后,挽成一个大髻。她含笑注视着领奖台,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请章金媛老师上台领奖。”主持人话音刚落,她立刻起身,同往常一样,不需要搀扶,一步一步走上台。

激动、自豪、感激、感慨……

全国520多万护士,全球2000多万护理人员,为什么是她?

国际护士会大会宣布答案:章金媛女士创建了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将护理专业实践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她首推的社区、医院、家庭、志愿者“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居家养老“五全”护理模式以及“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全球护理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志在云中走,脚在泥里行。

年少时,无意中听到的“提灯女神”故事,让她立下一辈子追随南丁格尔的誓言。尽管在那个年代,护士被唤作高级丫头,她却毅然决然撕下“大小姐”“富太太”标签,一人怀抱刚半岁的儿子,从香港辗转回到故乡南昌,为的是成为“提灯天使”。

随后40年,爱子溺亡、大火毁家、下放农村、痛失爱人……如梅傲雪,丈夫安葬后的第三天,她支撑着,稳步走上了护士节大会的主席台。

可是,退休后无法注册护士证的晴天霹雳,却差点把她的梦想击碎。“那提着油灯的女神,倩影晃动在每一个病房”,这跳动的画面,猛烈撞击着她的心房。“我是打不倒、击不垮的章金媛!”握紧拳头,她给自己狠狠地鼓劲。“医生退休后可以行医,护士退休后就不能当护士吗?”一个月内,她给各级领导写了七封求助信。当再次拿到盖了红印章护士证的那一刻,她任自己的泪水恣意流淌。终于,可以像南丁格尔一样,一辈子护佑生命、播撒良善。

如今,94岁的她,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务第一线,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6万小时。

这是怎样执着的深情与大爱!

从最初的17名到1.9万名志愿者,团队先后为350个社区的70余万人提供帮助,服务模式延伸至全国19个省份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和创造!

“我将继续努力,与520多万中国护士以及全球2000多万护理同仁,携手为守护全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奉献终生。”在2023年“国际成就奖”颁奖仪式上,她通过视频向全球发出倡议。

这是何等豪迈的宣誓与承诺!

70多年前的一句誓言,成就了她非凡的护理生涯。

20多年前的一个梦想,开启了她奉献余生的事业。

20世纪50年代初,在香港拿打苏医院生下孩子出院才两天,就有妇保人员到她住处提供帮助,那时她才知道,这是医院延伸到社区的服务。“这种服务真好。”隐约,她闪过一个念头。

之后,在医院当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的几十年,让护理走向社区的梦想,一直深藏在她心里。

71岁那年春天,她召集16名退休护士创立了江西志愿护理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那天晚上,她觉得自己的梦想在飞翔,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做护士了。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边晓,两次来南昌都邂逅了志愿者章金媛。“2006年在一个老旧小区,我看到章老穿着披肩,在教社区老人做洗手操;今年5月,在一个红十字‘博爱家园’,我又看到章老年迈而忙碌的身影。她说自己是‘90’后,要把志愿服务做到100岁。”在北京的颁奖大会上,他动情地讲述着。

“这次能获奖要感谢很多人,尤其我们的团队……”她落落大方地挥了挥手,双手合十致谢:“中国越来越好,中国护士越来越棒!”

94岁的她,从来没有把荣誉和自己关联,但是她骄傲,她手把手带出了一个强大而优秀的团队,让护理事业人才辈出、志愿服务薪火相传。

“40后”护士夏杏云,最早加入她发起的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坚持了23年,已是83岁高龄的她,仍在继续;

“50后”护士邹德凤,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护理事业,荣获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

“60后”护士胡敏华,坚守防艾抗艾一线23年,荣获第48届南丁格尔奖章;

“70后”护士刘燕,25岁就成为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现在已是专家型护理人才;

“80后”护士杨辉利,疫情来袭,逆行武汉,冲锋在前;

“90后”护士车频,担任新入职护士的职业导师,已成志愿护理的中坚力量;

…………

站在全球护理界的巅峰,章老仍然冲劲十足:“我还有三个梦想:帮助100位老人健康奔向100岁;培养100名志愿护理人才;带领团队继续冲击南丁格尔奖。”

领跑:“我先出发,你们跟上来。”

仲夏南昌,烈日如火。一辆红色老年代步车,在老城缓缓地穿街走巷。自驾的白衣奶奶,戴着大框墨镜,头顶浅色太阳帽,印有红十字的白色披肩在风中飘展。走在身边身后的,是六七人的穿白衣或白披肩的队伍。路人有的注目,有的鼓掌,有的热情招呼:“章奶奶,又去做志愿者啊?”

平日里,她很少出门,可每逢周六,却风雨无阻、寒暑难挡。

7月8日这天,又是上户的日子。

“我们入户量血压、测血糖不只是做记录,还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过,这要讲究技巧。比如,你不能问高血压老人饮食是不是低盐低脂,而是要问他平时都爱吃些什么,如果他爱吃腌菜腊肉,那不就找到问题的根源吗?……走!今天有两家,抓紧时间。”9时,开完短会、交代好任务,她就领着护士长、实习护士、红十字志愿者等六人,准点出门。

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做志愿护理服务,只知道,“人家有需求,我们就要帮。”

她从未想过,自己要成为追风人、领跑者,却常说,“我先出发,你们跟上来。”

东湖区邮政路10号,她再熟悉不过。二楼的唐锦荣,是她一直服务、牵挂着的独居老人。

“你们别等我,赶紧上楼去。”说完,一手抓着楼梯扶手,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攀。谁能想象,这是一位心脏装了起搏器、腿脚并不利落的老人。

“唐老弟,我又来啦!”才到门口,亲切的笑语已传到屋内。一年前,曾患脑梗死的唐锦荣突然双腿疼痛浮肿厉害,想去医院,可身边没人。后来社区牵线,章金媛爱心奉献团的志愿者把他送到医院,还找好了医生。

原以为出院后只能听天由命,没想到,志愿者给他建档立卡,确定了掌门人、守门人、就医指导人、巡查人、督导人“五种人”,共同管理他的健康。

当天,唐锦荣身体又不舒服,志愿者帮他联系医生、做抬腿运动,还收拾了房间……他有些过意不去。章老一眼看出,改用南昌话宽慰道:“唐老弟,放心哦,我们会管你管到底哟!”

泪花,在他的眼里打转。“真想和你们一起……”他哽咽着,当场申请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有用的全捐,包括遗体!”

爱,带给人温暖;爱,在传递中绵延……

如果说,一次志愿服务是一束光,那么,这些微光早已汇聚成炬,点亮了胡伯平一家的希望。

89岁的胡伯平出院后瘫卧在床,进食靠胃管,小便靠尿管,连喂水都要借助注射器。这样一位失能老人,她和团队也主动接下了。

16年前,胡伯平的儿子因三次脑出血致偏瘫,抱着管到底的信念,志愿者夏杏云把护理的艰巨活儿给揽下,一干就是5年;后来,他老伴也病倒了,志愿者们又接续护理了7年……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孙辈胡俊杰学会了基本的护理技能,更让志愿服务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后来,爱心奉献团多了一名小小少年。

十余年前,章金媛经常外出讲课作报告,原单位南昌市第一医院给她安排了工作秘书,最早的秘书车频常说:“章奶奶是引路人、领跑者,我这个‘90后’,可跟不上她这个‘90’后的节奏哦!”

还记得十年前的那个大雨天,她接到一位独居老人求助。车频关切道:“雨下得这么大,就不去了吧?”她却撂下一句话:“老人在等我,我怎能忍心失约?”说完,撑着伞,头也不回地直奔公交站。那时,她已83岁高龄。

十多年过去了,她还是那么“倔”,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那天,一进胡伯平家,她便靠近床边轻声呼唤:“老爷子,不准睡觉,志愿者来看你了……”不一会儿,老人睁开了眼,止不住咳了几声。他女儿和护工赶忙上前,想把他扶坐起来为他拍背,用尽力气却难以扶起。“你拍背的方法不对,要用空心掌。”“找根绳子或是长围巾来,我教你们做‘节力带’。”只见她将绳子绑在床尾护栏上,娴熟地打个结,一根简易“节力带”完成,老人一借力,果然被轻松托起。老人因*尿管,穿脱裤子很麻烦,她又让护工拿来两条裤子,指导一腿一裤的“双套裤”护理法。

这些小妙招,可都是她早年的发明。她前后大大小小的30多项发明,有的还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比如:防止病人尿床生疮的湿褥报警器、提醒输液停止的输液报警器;大大减少了扬尘的内折叠拆铺床法,至今都还在医院使用。“章老要求严,既要速度快,还要动作利落、姿势优美。”当年跟着她到各大医院作铺床法演示的刘燕,铺床技术全院至今无人能敌。

那些年,一系列护理难关的攻克,让章金媛这个名字叫响了全国护理界,那时,她还不到五十岁。

这份事业,在肯定她人生价值的同时,更让她收获了心灵的愉悦:她坐公交,司机抢着帮她买票;走在公园里,常有人追上来问候……他们,都是她曾经护理过的病患家属。

领奖回来,在被祝福花束簇拥的自家小厅堂,凝视着墙上的南丁格尔画像,她轻声地感叹:“我要的,是奉献爱心之后,内心的那份平静。”

赶潮:“我是‘90’后,怎么能‘躺平’啊……”

7月27日,是团队工作例会时间,她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视频会议软件,待参会人员在线发言完毕后,她风趣地说:“刚才你们称我为‘长辈’,这个词比‘老人’好。我喜欢。”

7月12日,她化身讲师,对新入职的医生护士进行岗前培训。讲台上的她,神清气爽、声音脆亮,一边讲解,一边自如地切换PPT,嘴里不时蹦出“躺平”“佛系”“高大上”等流行词语。

“真没想到,90多岁的章奶奶不仅优雅美丽、思维敏捷、出口成章,还观念新潮,带点小幽默。”听过她报告的,与她交流过的,几乎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

每周两次视频会议、一次入户志愿服务;每天早上学英语、上午读书看报;偶尔弹弹钢琴、拨拨古筝;仅外语手抄本就有几十本……根据经典旋律,她还创作了《洗手歌》等十多首卫生保健类歌曲。从北京领奖回来后,视频会议又增加了一项学英语的内容。她鼓励团队:“我们现在走向国际了,要更好地学习英语。”

“年纪这么大,还这么拼,图个啥?”常常有人表示不解。

“我是‘90’后,怎么能‘躺平’啊……”她笑着说,“不学习,我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70多岁时,看到别人讲课用PPT,她买来电脑,自学教程;不会五笔打字,她就苦背口诀。89岁那年,还自费飞赴英国参加护士节大会。

十余年前,为了提高团队国际交流水平,她邀请Debby给团队培训医学英语,当时Debby非常吃惊:“您这位‘80’后的中国护士,观念怎么这么新潮啊?”

有着数十年护理经验的Debby,当年在南昌一所高校任教时,被章金媛事迹感动,与丈夫一起加入爱心团。后来,还把这些理念做法带回了美国。

她的“潮”,不只在行为,更在眼光。

在病房呼叫用铃铛的年代,她提出,“病人本就体弱无力,摇铃既困难,也不科学”“护士要主动找病人,而不是等病人来找护士”。于是,护士站里只留下一把椅子给处理医嘱的护士,其余人全部下病房巡回护理。谁也不知道,这个严厉的护士长何时会突然来巡查。

护理是一门技术,为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她设立了职业导师制,让年轻护士快速成长,让护理事业后继有人。

即使做志愿服务,同样需要智慧。早期,由于志愿服务有些碎片化,市民接受度不高,她敏锐地决定开发一些系统性项目。“有项目,不就有经费吗?”在她的启发下,团队先后成功申报“红十字喂养小屋”、智慧助老等项目。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一只嘎嘎叫的小黄鸭握力球,或是一根胃管、一台老年助步器……小小的纪念品或医疗器械,不但被群众叫好,也让志愿者更有成就感。

为了交流展示,时年87岁的她,还带着团队成员赶赴宁波,老中青三代人现场摆台、完美路演,团队项目一举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巡回护理制、职业导师制、志愿服务项目化,这些当时的时髦概念,无不折射出她的超前眼光。

过去,看到她总是大热天挤公交去参加企业组织的公益活动,队员们不理解,直至章金媛爱心奉献团注册时,有企业捐赠了30万元,大家才恍然大悟——整合资源,互利共赢,志愿服务才能走得更远。

那天去上户的路上,在步行街路遇广场舞方阵,大妈们跳得好不欢快。出人意料的是,因路障而下车的她,居然以大妈们为背景,缓缓地舞动起来,赤子般的笑靥悠然绽放。

“我以前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女生,唱歌、跳舞、打球都喜欢。只不过,后来没有时间。”她开怀大笑。是啊!年轻时常常把儿女们安排在食堂充饥、家里的年夜饭几乎次次缺席的她,时间都泡在了医院、交给了患者。退休了,又忙着带团队做志愿服务。“遗憾的,就是亏欠家人太多。”幸亏,三个女儿在上海都有幸福的生活;幸亏,时常吃面条的简单饮食,让她晚年远离“三高症”。

她家厅堂一角,摆放着黑色的电钢琴。闲暇时,她喜欢一边弹琴,一边与墙上的南丁格尔交流。《深深的海洋》是她最爱的旋律:“深深的海洋,你为何不平静……”如诉如吟,仿佛有清冷丝滑的海水,在小屋里荡漾。

山高路远。她登上护理界的“珠穆朗玛峰”,她与身边老人相约——向着100岁,健康奔跑!

天空海阔。她的心底,是一片慈祥宁静的大海,纯净深邃,无边无垠。

大洋彼岸的Debby这样称赞章金媛:“She is an amazing nurse.(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护士)”

是啊,了不起的中国护士——章金媛!(记者 柳易江 钟珊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