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竹林七贤"中的阮籍——赏析《咏怀八十二首》(其二十)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原本就是文人志士,在政治上有兼济天下的雄心。但生不逢时,当时的局面是明帝曹叡去世,朝代的更替是他漫漫政治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曹叡的儿子曹芳有帝名无实权,政治势力主要掌握在曹爽和司马懿两方,二人在朝廷中也是明争暗斗。此时的他在政治上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或读书贻情,或倾心山水,或酩酊大醉,或不理世俗,但世事无奈,他不得不敷衍应酬。他首先借病拒绝了曹爽的提拔,司马懿*死曹爽之后,逼迫阮籍为官。本身就在政治上偏于魏朝的他,对司马家族心怀不满。因为他为司马家所做的各种政事,司马家三代君主对其违背立法,放浪不羁的各种行为,表示容忍的态度。他最后才能安其命。
《咏怀八十二首》(其二十),在这首诗中,阮籍含蓄的用了很多典故来抒发自己的看法和感慨。
"杨朱泣岐路,墨子悲染丝。"这两句诗引用《淮南子·说林篇》中的两个故事,开篇抒情,给全诗奠定了悲慨的基调。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南可北,稍有不慎便会误入歧途,等到察觉的时候已经相去千里了;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浮华的外形常常是掩盖着本质的。阮籍对于世事的无常,自己的路途,既悲且泣。
"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诗经·豳风·鸱鸮》中的"飘飖"二字,被诗人所引用。《诗序》曰:"《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但是阮籍在鸱鸮后面又加上了"难与期",实为影射曹操。众所周知,曹操一直自比周公,招贤纳士。在《短歌行》中,他有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愿望。再之,曹操和周公一样有东征的经历,同样地曾由于功高震主,被疑有不臣之心。但为什么阮籍会发出"难与期"的喟叹呢?其本质是曹操并不像周公归政于成王那样臣服于天子。
影视剧《军事联盟》中荀令君这样回答过曹操:当初明公逢迎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共同起誓永为汉臣。可是今日的明公还是汉臣吗?司空不够,丞相不够,魏王不够,大王也不够!明公想要的是什么,一步之遥。
就是这一步之遥,曹操去世之前把自己的儿子曹丕安排在了接班人的位子上,曹丕却不是像武王那样用武力夺了江山,而是采取了迫使汉献帝禅让。曹氏如此高明却又如此不堪的手段为后世人所不誉。
"岂徒燕婉情。","燕婉"一词出自《诗经·邶风·新台》,本就指婚姻。曹操为了控制汉献帝,将自己的三个女儿许配给刘姓天子,本是"燕婉之求"的美事,但是曹刘的最终局面,使得这美丽的面纱下笼罩着一层阴霾。
"赵女媚中山。"这个典故是赵襄子利用自己的妹妹宴饮代王,然后*了代王。赵女发现自己只是兄长的一枚棋子,女子出嫁从夫,她站在夫家的立场反抗兄长逼迫。而赵女的接班人便是汉帝皇后的曹节,面对曹丕的逼迫,她的立场则与夫家一样。
"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阮籍本是一个局外人,这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与他何关?但世事就是如此,污秽的政治漩涡,还是将他卷了进去,因此,他在诗的结尾沉痛地提出了问号: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悲叹,生于这泥泞之中,又如何保持自己的洁白之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