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夫《石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石人
赵本夫
通常,奉天镇街上的店铺不是很忙。
街上有人喊:“石人来啦!”
奉天镇就乱了。大伙纷纷拥,出来接车接货。石人出山,奉天镇的人当然高兴,可以补充货源了。
奉天镇地方有些偏僻,东边是平原地带,人烟稠密。紧靠西边就是大别山,深山老林,人烟稀少。
大别山里石料丰富。山里有一支奇人,历代以雕石为生,雕功绝伦,却不谙世事。每隔一段日子。他们便把石雕运到奉天镇来,由人给钱,从不讨价。镇上人称他们为石人,领头的叫大石头。
大石头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浓眉、大耳、厚唇、虎背熊腰,表情却有些腼腆。
镇上人指着一座石狮,说这个给八十块。大石头点点头。
镇上人说这只石羊给三十块。大石头点点头。
镇上人说你们明天就回山里?大石头点点头。
镇上人说日本人要来了。大石头和同伴们有些诧异,不知说什么好。
镇上人就很来火,你们真是些石头人哇?日本人要来啦!日本人知道不?*人不眨眼,奸淫妇女,烧*抢掠,我们准备抵抗!懂吗?抵抗!算了,我看你们在深山里住傻了,什么都不懂。好了好了,你们回山里去。
大石头带上他的人,第二天就回大剐山了。
大石头带人再来奉天镇,是三个月以后的事。
奉天镇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
大石头问镇上人,说你们没抵抗啊?那人叹口气,说本来要抵抗的,可日本人离镇子还有三里路,镇长鲁老爷就打着白旗迎上去了。大石头说投降啊?那人说鲁老爷不让抵抗,鲁老爷说平原上凡是抵抗的村庄,都被烧得精光,尸陈遍野。镇长说打个白旗晃晃,就保护了一镇子人。
大石头听说正进行一场围棋赛,由鲁老爷对阵日军中队长伊腾。说这盘棋已经下了三天,今天就要决出胜负。
镇上人对鲁老爷充满信心。鲁老爷似乎更想赢。他着法十分凶狠,这和他一贯飘逸的棋风大不一样。
第三天,对局已进入鱼死网破的境地。
鲁老爷*死大龙,棋局结束,大胜。
鲁老爷*不死大龙,棋局也结束,大败。
大石头就是这时候赶到的。
鲁老爷几次身体打晃,又顽强地坐直了身子。他的身体和精力已到极限。
鲁老爷努力抬起头,两眼空茫地看着天花板,低下头又抓起一枚棋子儿,全身都抖动起来,手悬在半空好一阵,终于重重地打在棋盘上:“砰!”棋子顿时裂成两半。这手棋似乎耗尽了他的全力。
鲁老爷面色蜡黄,两眼盯住棋盘,突然喷出一口鲜血,溅得满棋盘都是。一阵惊呼声,几个人连忙上前扶住他。
伊腾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擦擦脸,扔到地上。然后缓缓站起身,就要走。
谁都没有想到,这时大石头突然说:“慢!”
“大石头!你会下棋?”
“大石头,这棋还有救?”
“大石头!……”
伊腾冷笑一声,说棋局已经结束了。
大石头说鲁老爷并没有认输,只是身体不行了。
伊腾说你想下?
大石头点点头,说你也很累了,和你再下一盘不公平,就这个残局。
伊腾被大石头的挑衅激怒了,愤然落座,用手一指:“请!”
大石头也不客气,分开人群,稳稳地坐下,又仔细看了看棋局,伸手摸出一颗白子儿放上去:挖!
对局室的人都伸长了脖子,先还不明白,等仔细观看之后,突然鼓掌叫绝,这一挖,石破天惊!
对局到底结束了,输棋的是伊腾。
大石头被奉天镇的人视为英雄,当即被抬了起来,一片欢呼声。
当天夜里,鲁老爷不治而亡。
不久,伊腾带领一百多日军进入大别山。奇怪的是,他们进去了却再也没有出来。
更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石人出山,山中那支奇人谜一般地消失了。奉天镇成了一座被废弃的古镇。
几十年后,一位探险者在深山里发现了一座被毁灭的石寨,寨子里有很多未完成的石雕。
石寨到处是被大火烧过的痕迹,散落着无数大人和小孩的枯骨,很多枯骨是叠压纠缠在一起的。此外,还有生锈的刀子、斧头、锤子、火铳和三八大盖枪。显然,这里曾经历过一场浩劫和血战。
据报载,最近当地政府已贴出布告,严禁游人破坏石寨现场.原状将永久保留。
又据报载,在距石寨三里多路的地方发现一处山洞。山洞很深,里头刻满了大型浮雕,详细记录了石寨被日军攻陷和石人奋起抵抗的场面,十分惨烈。在这座山洞里,同时发现两具枯骨和一些用于雕刻的工具。依此推测,当时血战之后,起码有两个石人活了下来,他们躲进这座山洞里养伤,用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几百幅浮雕作品。(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 C)
A. 奉天镇东邻人烟稠密的平原,西靠人烟稀少的大别山,小说开头交待的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后面故事情节展开和人物性格塑造做好了铺垫。
B. 镇上人对“石人”的茫然不知很恼火,一连串的发问充满了不屑;后来当大石头反问时,他们只能“叹气”解释,这很有戏剧反差效果。
C. 镇长鲁老爷与伊藤对弈肘,一改“一贯飘逸的棋风”,“着法十分凶狠”,表现了他想以死来刷洗前耻、保全一镇子人性命的内心世界。
D. 小说擅长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人物,“对局室的人都伸长了脖子”“鼓掌叫绝”,借观棋者的反应来表现大石头石破天惊的绝妙棋艺。
5. 小说中大石头可谓“稳重内敛而又勇毅有担当”,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
①稳重而内敛。神态上,威猛的大石头“表情却有些腼腆”;做生意时,从不讲价,总是一言不发地“点点头”。②勇毅而有担当。鲁老爷下棋倒下时,他挺身而出,战胜伊藤;日寇进犯大别山,他率领石人,抗击日寇。
6. 小说结尾有两段“据报载”的内容,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一: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① ?____________结尾两段是对“石人”形象的有力补充,从而塑造出同仇敌忾、顽强抗争、宁死不屈的石人群体形象;②?____________浮雕的内容还原了当年石人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场景,给读者留下了更为真实的感受,使情节内容更为完整;③?____________结尾两段表现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宁死不屈、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保护石寨现场,更有缅怀英雄、铭记历史的深远意义。
观点二: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①从形式上看,“据报载”和小说是各自独立的文本;②从内容上看,“据报载”偏向于报道客观事实,与小说的文体特点不相吻合;③从表达效果上看,“据报载”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纳兰性德《菩萨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4~15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
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
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
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
残灯落碎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14 C(C项“抒发了戍边的豪情”理解出现偏差,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风吼马嘶声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
15.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6分)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2分)
②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怆的思家之念。(2分)
③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2分)
(若答“哀景衬哀情”或衬托,亦可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6分。)
文言文《明史·邵捷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大计,坐贬。久之,起四川副使,以十年秋抵成都。时秦贼已入蜀,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悉众北拒,城中惟屯田军及蜀府护卫军,人情惬惧,捷春启门纳乡民避贼者。中尉奉鐕勾贼抵城下,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擒击奉鐕,而募市人、起废将固守。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裹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楚地广衍,贼难制,驱使入蜀,蜀险阻,贼不得逞,蹙之可全胜,又虑蜀重兵扼险,贼将还毒楚,调蜀精锐万余为己用,蜀中卒自是益疲弱不足支矣。捷春愤曰:“令甲失一城,巡抚坐。今以蜀委贼,是督师*我也。”争之,不能得。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捷春知不可脱,明年八月仰药死狱中。福王时,复官,赠兵部右侍郎。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B.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C.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D.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10 C(文言断句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语境疏通文意,根据前文内容可知,因为邵捷春得当的部署,军民固守城池,所以贼兵离去,蜀王为其上疏表功,所以“贼去”“蜀王疏其功”应断开,排除A、D两项;另外,我们需要理清人物、事件及主要行为,命令捷春监军,偕同总兵击贼是两个完整行为,应将“偕”字断后,排除B项;再联系前文“命令捷春监军”可知,“仍监军”主语应还是捷春,所以此处断开,答案是C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计,明清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经考核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
B.屯田,汉朝以后历代政府为获取军饷和税粮利用戍卒、农民垦殖荒地的制度。
C.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迁、进、晋等。
D.赠,又称“追赠”,指朝廷为表彰已死官员的功绩而赏赐死者官爵或荣誉称号。
11 A(“经考核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错,根据原文内容“久之,起四川副使”可知,邵捷春后来又被起用为四川副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邵捷春任职四川,屡次建立功勋。他任四川右参政,平定安抚高、杨二氏;任四川副使,保卫成都,再立大功;后所部又连破贼寇。
B.邵捷春临危不乱,行事冷静沉稳。在大敌当前、军力薄弱、内有叛徒的情况下,他铲除叛徒,招募百姓,起用废将,调度有方。
C.邵捷春清廉谨慎,治政深得民心。他治理蜀地时,采取有利于百姓的政治措施,深受百姓爱戴,他被逮捕时众多士民悲伤痛哭。
D.邵捷春兵弱难支,下狱含恨而死。在守卫重庆的战役中,他因兵力薄弱,连续失利,最终全军覆没,因此被弹劾入狱,服药而亡。
12 D(“最终全军覆没”错,原文为“良玉、令两军皆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
(2)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
13.(1)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公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节制调度。
(关键词:“朔”“檄”“节度”各1分,句意2分。)
(2)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只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
(关键词:“士民哭送者”“载”“为疏救”各1分,句意2分。“为疏”译为“写奏疏”亦可)
【参考译文】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崇祯二年,邵捷春出任四川右参政,负责把守川南,期间他招安、平定了高、杨二氏的叛乱。后来升任浙江按察使。在考核官员时,因故被贬官。过了很久,他被起用担任四川副使,在崇祯十年秋天抵达成都。当时陕西的贼寇已经攻入四川,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率领全部川兵在北面抵抗贼兵,成都城中只有屯田的士兵和蜀王府的护卫军,人心惶惶,邵捷春打开城门接纳躲避贼兵的乡民。中尉奉鐕勾结贼兵抵达城下,邵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捉拿了奉鐕,并且招募市民,起用被免职的旧将领固守成都。贼兵离去后,蜀王上书奏报他的功劳。正好这时王维章被罢官,傅宗龙接任其职位,朝廷命令邵捷春担任监军,偕同总兵罗尚文一起攻打贼兵。第二年,邵捷春被提升为右参政,仍然负责监军。十二年五月,傅宗龙入朝掌管中枢,就提拔邵捷春担任右佥都御史接替他。此时张献忠、罗汝才已经反叛,邵捷春派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路扼制。方国安连续打败贼兵,贼兵于是回到陕西、湖北。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布檄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的节制调度。杨嗣昌认为湖北土地广阔,贼兵难以制服,(如果)驱使他们进入四川,四川地势险要,贼兵无法施展,大军追逼就能大获全胜,又考虑四川有重兵把守险要之处,贼兵将返回荼毒湖北,就调出四川的精锐兵力一万多人由自己使用,四川的军队从此更加疲弱无力不足以支撑。邵捷春愤怒地说:“依照法令丢失一座城,巡抚就获罪。现在要把四川让给贼兵,这是督师要*我啊。”跟杨嗣昌争辩,不被听取。杨嗣昌在八月底率军进入四川,这时各路贼兵全都集中在四川境内了。正当这个时候,邵捷春率领两万疲弱士卒防守重庆,能依靠的只有秦良玉、张令的部队。于是邵捷春就扼守水寨观音岩作为第一道关口,让部将邵仲光驻防。九月,张献忠突袭打败了邵仲光的部队,占领了上马渡。十月,张献忠突袭净壁,占领了大昌。秦良玉、张令的两支部队都覆没了。关隘驻军对贼兵的动向侦探不清楚,防军有时又远离防地,贼兵就钻空子通过了没人防守的地方。杨嗣昌于是收斩邵仲光,又上奏疏弹劾邵捷春作战失败。十一月,逮捕邵捷春的使者到来了。邵捷春为人清廉谨慎,治理四川实施惠民政策。(他被逮捕时)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皇帝命令巡按御史派官员把邵捷春押送到京师,打入监牢判处死刑。邵捷春自知难免一死,第二年八月就喝下毒药死在狱中。福王在位时,朝廷给邵捷春恢复了官职,追赠他为兵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