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由诗题可知,此诗是送给一个名叫綦毋潜的考生。他因为科举失利,失意还乡。王维在诗中对友人科考失败深表同情,勉励考生不要灰心,要相信世上会有知音,怀才就像*,迟早会被人发现的。全诗景美情真,语言质朴,洋溢着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希望。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一句中“采薇”原意是采摘薇菜(一种野菜),后引喻为隐居,典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为食的故事。
商末时,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叔齐。孤竹国君偏爱小儿子,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承袭君位。叔齐觉得伯夷比自己贤德,又是长兄,于是要让位给伯夷。
自古为君王之位六亲不认,弑父*兄的故事数不胜数。叔齐能主动让贤让兄,可见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然而,伯夷以父命为由,坚辞不受。
真是有卧龙的地方必有凤雏啊!
于是,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丢下王座,携手逃走了。
(写到此处,我内心激荡,钦佩不已。一曲《兄弟》送给他们:兄弟一生一起走,富贵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兄弟不曾孤单过,一声兄弟,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可是天大地大,何处容身呢?对,去投岐周,都说西伯侯姬昌尊老爱幼,还上过商朝好人榜呢。
可惜等他们一路奔波,到了地方,姬昌却驾鹤西去了,而新继位的武王正要整兵伐纣。
伯夷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上前劝说武王:“父死不葬,你这是不孝啊!以臣伐君,你这是不仁啊!”
敢当面骂新继位的武王不仁不孝,够胆量!
敢背后维护残暴无德的殷商纣王,够昏聩!
武王的脸立马耷拉下来,卫士察言观色,举刀要砍了二人喂狗。幸好姜尚求情,兄弟才得以活命。
后来,武王伐纣灭商,一统天下为周。伯夷、叔齐觉得,这是可耻的事。
他们决定从明天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不食周粟,不做周臣。于是,他们找了一处面朝大山,春暖花开的地方隐居,靠采摘山间薇菜充饥度日。
最后,最后,他们饿死在首阳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