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生经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4 17:57:05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生经历(1)

作为一名60后,我记忆中的童年时代是很快乐的,尽管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或电脑游戏,看电视、电影的机会也不多。课间、放学后,小伙伴们总相约着打卡片、滚铁环、转陀螺等。而我最爱的,莫过于跑到书摊去看各种小人书,《水浒传》《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紧张曲折的情节,都曾让人痴迷。回想起来,自己对十月革命、苏俄战争等的最初认识,就源自小人书《夏伯阳》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儿时的我看来,英勇的夏伯阳、顽强的保尔·柯察金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生经历(2)

连环画《夏伯阳》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生经历(3)

在找寻旅俄华工参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资料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故事也出现在一些反映苏俄内战的文学作品里,其中就包括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知名作品中有关于苏俄红军中国战士的描写,无疑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没有被苏联人民忘记。

这两部作品,我在30多年前读大学时都曾读过,但对书中有关于中国人的片段,却丝毫没有印象。那时读书,不问篇幅,多厚的书都敢抱起来就啃,囫囵吞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因为从小就崇拜保尔·柯察金,被他的坚韧不拔而感动。而读《静静的顿河》则是冲着诺贝尔奖的响亮名头去的。不过,那时读书,重点是看故事,故事好看就看慢点,不好看就“快进”。所以,诸多细节被遗漏,是很自然的事。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生经历(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