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其可观者全文翻译,诸子百家名段及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5 15:54:44

大家都知道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中的两个主要流派,但事实上这是长期演化的结果。在公元前五到三世纪末,它们只是许多互相竞争的学派中的两派而已,历史上,我们把这一时期如此之多的流派称之为“诸子百家”。

历史上首先对“百家”进行分类的是司马谈(卒于前110年),他和他儿子司马迁著述的《史记》把前几个世纪的哲学家分为六家:

1,阴阳家。把宇宙归结于阴阳两个主要原则,两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进而产生中国人心目中的宇宙一切现象。

2,儒家。主要讲授古代的经书,是古代文化的传承者。孔子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人物,因此西方称之为“孔子学派”。

3,墨家。这一学派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组织。

4,名家。这一派的兴趣是分辨名实,就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5,法家。这一学派源自一些政治家不赞成当时一些儒生强调政府要以德治国,认为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的法典基础上。

6,道德家或道家。这一派人的形而上学和社会思想都“尚无”,“无”也就是“道”并认为这是人的天性,也就是“德”。“德”是“道”在所有事物内的具体化,成为事物内含的能力。

后来的历史学家刘歆把诸子百家分为十类,除上述六家外,还有:纵横家,也就是当时的外交家;杂家,不拘于一家之言的折中派;以及农家和小说家。但是,刘歆在结论中也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意思是说小说家不如其它九家重要。

刘歆理论从政治和社会环境去探求各家的由来,其对各家的描述是中国史料学在这方面的经典见解。在公元前十世纪的中国,政治社会结构的顶端是国君和周王室,周王室是各列国的“共主”,周王室下面是数以百计的小国,分别由各自的国君统治。每一个小国的国君又把国土封给其家族成员成为诸侯。当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是不分的,诸侯既是土地的领主,又是百姓的主人,普通百姓则称为“庶民”或“小人”。贵族不仅是政治经济权力的中心,还是文化的中心;各种有专长的人都要投靠诸侯,指望为其所用。普通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自然也没有文化知识。这也是西周时期“吏师不分”的历史背景。

从公元前七世纪起,逐渐有贵族因战争或其它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号,降为“庶民”,同时也有庶民由于技有专长获得诸侯的宠信,成为高官。这是周朝礼乐崩坏的真正意义。不仅周王室的政治权力瓦解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瓦解了。在这一政治社会瓦解过程中,各种知识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间,凭借他们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开馆收生徒维持生计,从而成为“师”。“吏”与“师”开始分离。这些教师各有专长,各自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于是,有的以讲授经书礼乐见长,被称为“儒”或“士”;有的精通兵法或武艺,被称为“侠”;有的擅长辩论,被称为“辩者”;有的以巫医、星相、占卜、术数见长,被称为“方士”;还有的人凭着对政治的实际知识,成为诸侯的顾问或官员;最后还有些人虽然具有学识才干,但对现实政治失望,遁入山林,被称为“隐者”。司马谈所称的六家就从这六种人形成。

套用刘歆的说法,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下一篇:孔子与儒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