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③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④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⑤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⑥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管仲、隰(xí)朋: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国:古国名。
③得:找到。
④仞: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合今天约160cm左右。
⑤而:并列连词,和。
⑥师:学习。
【评析】
人是自然之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疏离了自然,变得功利和近视。
所有的一切在成年人看来,都是就是这样,不过如此。世界是如此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新意。
反而是那些孩子,总是用好奇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常常会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大人往往感到可笑,或者感到不厌其烦。其实,发现、发明往往就是从这里产生的,人类的童年时代,其实和哲学最为接近,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准哲学家。
生活是如此平淡,但平淡的表面下,隐藏着无数不为人所知晓的规律,所以人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
丰子恺先生说,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他们能生存到今天,自有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能力。甚至无生命的东西,也是人类学习的老师。
人们就是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步步变得强大起来的。老马识途的故事,就是教育人以自然为师,拥有生存的智慧。而从蚁穴下发掘出水,恐怕好多人都不知道。学习本身就是生存的重要内容。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力量,把自己当成自然的统治者。实际上,人也是自然的一分子。如果一意孤行,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破坏生物圈的平衡,势必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也是保护环境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