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有些家庭,家人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温馨,这样的家庭通常有以下这些好习惯。把这些习惯融入生活,拥有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就不再是难事。
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
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放鞭炮、给长辈们拜年,给小辈发压岁钱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为每一个自己所重视的瞬间,选择一个独特的仪式。
伴随着春晚倒计时钟声的敲响,我们在心底对自己说:“从这一刻起,那些旧的、坏的,统统过去了,崭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万象更新,新年快乐。”
仪式感,把普通的事情变得不普通,把重复的单调增趣不少,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始终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细枝末节。
自己在家一个人吃饭时,配上好看的桌布,拿出与菜品搭配的碗碟;每天上班之前给今天要穿的衣服配一个美美的妆;每天下班路上,给自己买几束鲜花。
再或者就是结婚纪念日互赠礼物,家人生日时为他做碗长寿面,再配上点小惊喜。抽点时间,围着公园跑步,发泄心中的郁闷;在街道逛逛,听听人们唠嗑;看看落日余晖,感受时间的流逝。这些小仪式,都会让生活变得更加浪漫。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仪式感,是精神上的抚慰,是自己成全于自己,是质朴中的浪漫,为生活增添些许温柔。
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小美好,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仪式感,让自己的每一刻都与众不同。
常把“谢谢”挂在嘴边
“你的‘谢谢’最常说给谁听?”
这个问题后面的留言回复中有同事、朋友、陌生人,却唯独没有家人。
家里人天天见面,还能互说“谢谢”的,实属不易。这不是生疏,恰恰是感情升温的关键。
记得上一次在家,我像小时候那样盘着腿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妈端来一盘苹果递到我手里。我看了一眼,发现每一块都切得很小巧。
这是她保留十几年的习惯了。自从我十岁那年为矫正牙齿戴上牙套后,啃苹果十分不方便,她便开始把苹果切成刚好能一口吃一个的大小。
出于习惯,我无意识地跟她说了声“谢谢”。她愣了一下:“快吃吧你,谢什么?”
我傻笑了一下,转过头,若无其事地继续看电视,余光却瞟见了她脸上开心满足的笑容。
后来我每次想到这个时刻,都会感到心酸和愧疚。
有人说,“谢谢”这个词,是表达了一种界限感,越是亲密的人,他越不想听到你说“谢谢”,因为他已经给了你礼数不周的权力。
可当我们对陌生人用尽了客气、礼貌,却忘了付出了最多的他们,他们才是更需要用心礼待,用力去爱的人。
在你下班、放学回家后,感谢父母为你准备一杯晾好的白开水;在你难过时,感谢爱人在身边低声安慰;在你做饭时,感谢孩子暖心来帮忙。
我们不能用爱的名义,掩盖自己忽略最爱我们的人的事实。听见你的“谢谢”,他们就知道,自己的付出,你都能感觉到。
新的一年,多对家人表达“感谢”,感谢的温度,足以温暖整个家。
多给家人一些耐心与笑容
成年以后,谁都有难过和郁闷的时候,但请记住,家人不是你的出气筒。
很多家庭关系中,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父母长辈努力理解年轻人的世界,却力不从心。年轻一辈对他们缺乏耐心,常常对他们说:“说了你也不懂,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这些话也许是不经意地说出,却让听者内心隐隐作痛。很多时候,对他们的伤害就是来自这种看似平常的话中。
有个“戏彩娱亲”的典故讲的是孩子对父母心情的关爱。
春秋后期有位思想家叫老莱子,是个非常孝顺父母的人。生活上对父母照顾无微不至,为了让父母老有所乐,还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陪伴父母,给他们解闷。
有一次,父母看到老莱子已头发花白,就伤感地叹息,觉得连儿子都这么老了。孝顺的老莱子看到父母郁郁寡欢,就想着法子为其解忧。一次,他送水进屋时不小心跌了一跤。他怕父母担心,于是就躺在地上,学耍赖的小孩子又滚又哭,把二老逗得哈哈大笑。
老莱子想尽办法,只为让年迈的父母每天心情舒畅。
实际上,对父母和颜悦色,让父母天天开心,这比给父母锦衣玉食的生活更可贵。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对家人好一点,再好一点,把所有的温柔和宠爱,通通都给他们。家人们要的很少,无非是你的一点点耐心和挂念,你要时时放在心上。
新的一年,要更好地懂得照顾家人的情绪,在乎他们的感受。不要把家人当作出气筒,珍惜身边的人,孝顺父母,家庭和乐。处理好看似平常的小事,就是人生幸福的真相。
都说家是港湾,是人疲惫时的栖息地,其实一个温馨的家,还是取决于温暖的人。
日常的生活更多是柴米油盐,但多花点心思,家就能更有爱、更温馨。
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把日子过得有滋味,让家充满暖意。
主播:朱勇
声乐与语言艺术老师,电台、电视台主持人
用心发声,用爱传音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十点读书(ID:duhaoshu)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