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光头古文怎么说,剪头发文言文怎么说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6 05:00:54

明朝有个叫冯梦龙的人,他编撰了一本笑话集《笑府》,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一人好讨便宜,市人相戒,无敢过其门者。或携沙石一块,自念无妨,径之。其人一见, 即呼:'且住!'急趋入取厨下刀,于石上一再鐾,麾曰:'去!'"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个人爱占便宜出了名,大家都怕被他揩油,谁也不敢从他门口走过。有个人拿着一块沙石,心想一块石头应该没什么事吧,便径直从他家门口走过。那个爱占小便宜的人一见,喊道:"慢着!"并急忙跑进家里,拿了厨房的菜刀出来,在沙石上鐾来鐾去,把刀磨好了,才挥手说:"去吧!"

剃光头古文怎么说,剪头发文言文怎么说(1)

鐾,普通话读作bèi(音被)

这个笑话里提及的"鐾",即"鐾刀",至今还存在于很多方言中,是一个极其常用的口语词。

"菜刀切不动肉了,往水缸沿儿上鐾一鐾。"

"那个刀鈯得可厉害哩,你去拿疙瘩皮子鐾一鐾哇。"

"你的刀把我下巴都刮疼了,快往布上圪鐾圪鐾再使唤。"

不过呢,这个"鐾"字是个晚起字,大致在明朝前后才出现。

那么,明朝之前,古人把磨刀称作什么呢?

先来说说"鐾"字

鐾,普通话读作bèi(音被),意思是把刀在布、皮、磨刀石等上面反复摩擦,使之锋利。

"鐾"字现今可见的最早出处,当是明朝梅膺祚《字汇》:"鐾,蒲计切。"

剃光头古文怎么说,剪头发文言文怎么说(2)

《康熙字典》中的“鐾”字条

《字汇》是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字典,共收33179字,除古书中常用字外,还收有许多俗字。"蒲计切"是《字汇》对"鐾"字的反切注音。

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吴任臣学者对《字汇》进行增补,又增收了很多俗字,即成《字汇补》。吴任臣在《字汇补》对"鐾"字是这样解释的:"鐾,音避。治刀使利也。按即鐴字重文。"

由此可见,"鐾"字在明清时期,读音为"蒲计切",即"音避(bì)",意思是"磨刀使之锋利"。

《字汇补》还告诉我们,"鐾"字的重文是"鐴"。

剃光头古文怎么说,剪头发文言文怎么说(3)

古代铁犁铧

所谓"重文",即一个字的两种写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体字。

鐴,普通话读作bì(音闭),南北朝时期的字典《玉篇·金部》解释说:"鐴,犂耳也。"犁耳,就是装在犁铧上的铁板,使耕开的土壤翻转并破碎。

"鐴"作"磨刀"讲,最早见于宋朝官修韵书《集韻》:"又蒲计切,音薜。治刀使利。"据此推测,此用法大约始于宋元。

剃光头古文怎么说,剪头发文言文怎么说(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