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鹿鸣》据说是一首周王宴请群臣宾客的诗,诗人从鹿鸣起兴营造了和乐融融的君臣同乐的欢愉气氛:主人热烈欢迎宾客到来,宾主之间交流治国安邦之策,互赞高尚的品德,以酒相敬畅言甚欢。就像野外觅食的鹿寻到艾蒿而呦呦而鸣、呼朋唤友。
不仅是在《诗经》里,我国古代的传说中也认为鹿是一种善良而又温驯的动物。古人都希望能够像神话中的仙人那样乘着神鹿游览大江名川。有李白的诗句为证:“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佛教故事里说到佛祖曾经化身为鹿,“众鹿数千为群,皆来依附”。“群鹿来归”被认为是吉祥、喜庆的象征。所以《小雅·鹿鸣》中以鹿起兴也有讨吉祥和谐之意。
鹿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因此《鹿鸣》也就被指定为宴乐之曲了。野鹿尚且懂得食物要与朋友分享,更何况人呢?于是大家互通有无,交流才学,共献君王。在知识面前,君臣处在了相对平等的位置上。从《鹿鸣》这首诗还可以引申到国君需要倾听臣子治理国家的政策,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所以古往今来以《鹿鸣》作为鞭策自己采纳谏言的君王大有人在,曹操就是其中一个。
曹操《短歌行》诗句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了《诗经》中“鹿鸣”这一意象,表达的就是他求贤若渴的心情。根据古史的记载,直到魏晋时期,《鹿鸣》的古曲调依然存在,而且鹿鸣还是钟鸣鼎食之家宴会的主题乐。所以尽管在最开始《鹿鸣》可能只是君臣宴会上的歌曲,但是发展到后来在民间场合也能出现了。朱熹《诗集传》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软?”
这种判断是有可能的。曹操平定荆州时,汉代的雅乐郎杜夔就为曹操演奏了《鹿鸣》,据说曹操听后深受感动。尽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曹操没有什么好感,因为虽然不乏一些有识之士前来投奔他,但是曹操嫉才,疑心过重,*杨修、兵败赤壁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古代懂得“鹿鸣”之道的君王很多,但真正可以做到像“周公”那样爱护贤才的没有几个。“吐哺”更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道德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