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武评三国”第61评】
惜字如金,情景交融,《三国演义》中的一绝‖老家许昌
文‖杨森武
古今中外的小说,都有景物的描写。外国小说,常有大段的景物描写,读起来总觉得沉重和烦躁。而中国小说,讲究的是情景交融,用极其精炼的词句,将景物和人和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主题和人物的性格服务,读起来如临其境,感人肺腑。
《三国演义》里的景物描写,作者往往扣紧主题,惜字如金地描绘景物,可谓一绝。(欲欣赏“杨森武评三国”第60评,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开篇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张飞说:“我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简短数语,勾勒出了桃园结义的优美画面。
第八回写貂蝉和吕布相会于凤仪亭时写吕布等候貂蝉,“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二人相会后,言罢曲终,貂蝉“手扶曲栏,往荷花池便跳。”此画面栩栩如生,将貂蝉间谍的表演勾画得入木三分。
第二十一回写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曹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曹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宇宙之内。”借着龙比世之英雄。
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操尔!”刘备大吃一惊,筷子掉地。“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从容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如此。”掩饰了自己的失态。此几段的描写,将论英雄的场景和人物的个性表现出来,做到了情景交融,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塑造诸葛亮的形象,在书中多处用了情景交融的词汇来进行景物的描写。
如刻画诸葛亮的隐士形象,作者用心地描写了卧龙岗的环境:“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簧交翠。”接下来用诗词的形式来进一步地描绘:“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岗枕流水;高岗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丹凤松阴里……”这首诗,画出了一个高士生活的优雅环境。
为了塑造诸葛亮的智慧之身,作者在诸葛亮出山之后,描写了博望坡火烧曹军的场景;接着又写了“草船借箭”的全过程:“遂命将船二十只,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
为了进一步描述大江的雾景,作者引用了前人的《大江垂雾赋》全篇:“大哉长江……冥冥漠漠,浩浩漫漫……”将浩瀚长江的雾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将诸葛亮在江雾里“草船借箭”的神奇和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塑造诸葛亮的神奇形象,在东吴陆逊火烧连营打败刘备追至夔关时,作者写了诸葛亮布的八阵图。
陆逊误入阵内,“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桠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乱涌,有如剑鼓之声。”此段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诸葛亮的夺天地造化之功,神鬼莫测之术!神人诸葛亮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街亭失守后,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智,以神来之笔,写了空城计一节。司马懿率军来取西城,“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扫洒,旁若无人。”司马懿见状,立刻退兵。这一节的情景描写,表现出了诸葛亮临危不惧,镇定退敌的智慧。
在《三国演义》中,不仅是对诸葛亮,对其他的人物,如周瑜、关羽、张飞、许褚、孙策等,每逢他们出场,作者的写景状物,也都是这样。
中国的古典小说,在写景状物方面多用白描的手法,很少有华丽词藻的堆砌。情、景和人物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美好的画面和意境,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杨森武,湖北人,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就职许昌,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百里碑》,短篇小说集《口碑》、《戏神》等。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