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3日,印度贾朗达尔市场里的人群(新华社/图)
谁都说不清印度此刻是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它很可能已经是了,也可能还差一点。
原本计划在2021年进行的印度人口普查本来能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但由于新冠疫情而无限期推迟,至今尚未启动。而上一次印度全国人口普查已是12年前。
印度1990年通过的《人口普查规则》规定,人口普查前全国各级政府要先进行行政边界冻结,待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确认行政区划的信息后,才开始统计。整套流程下来耗时最少也要11个月。
据印度全国性媒体《印度教徒报(The Hindu)》的报道,印度注册总署办公室(RGI)2023年1月宣布,将各邦冻结地方行政边界的日期从2022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这意味着,就算不考虑2024年印度全国大选的影响,印度最快也要等到2024年下半年才能完成新一轮人口普查,正式把家底摸清。
但近年来大部分的统计预测和人口问题专家都已对此心照不宣:印度人口登顶只是时间问题,2022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则进一步将这个时刻明确为2023年的4月中旬——这比2019年的预测要提前了近4年。
走向巅峰的前夜?
新时代的里程碑接踵而至。2022年底,世界人口达到80亿。此后不到半年,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接力棒可能已经从中国交到印度手里。
无论如何,世界人口从1900年将近16亿到现在的80亿,印度人口从1950年以来增长了超过10亿,能生下来这些人并且养得活,对于人类文明而言都应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但人们似乎并没有对此事表现出多少欣喜之情,准人口第一大国印度的国内舆论也对此反应冷淡。印度媒体《那加兰邦邮报》在2022年7月的一篇报道中曾尖锐地评价,印度人口登顶的时刻比预测时间早太多,这个榜首地位完全不值得羡慕。以占全球2.4%的面积养活超过全球17.7%的人口,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无法通过有效的规划和行动将人口转化为人口红利,国家将陷于危险境地。
从数字上看,印度人年龄的中位数为28岁,全球五分之一的25岁以下人口都生活在印度,占印度人口的40%以上。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截至2022年,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仅占印度人口的7%,并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可能直到2063年都能保持在20%以下。这些年轻人将构成印度未来30年发展的重要劳动力基础。
而且这批新一代的印度人可以说基本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印度15-24岁人口的识字率已经达到92%,跟1981年的54%相比,也称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另据印度《经济与政治周刊(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2020年的报道,印度高等教育阶段的净入学率已经达到64.3%。这跟过去十多年里印度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不无关系。
尖锐的男多女少问题也在逐渐得到缓解。201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显示,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11:100,而2019-2021年的印度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该比例已经缩减至108:100。
总体而言,今时今日的印度拥有一个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人口结构,绝大多数年轻人接受过基础教育,过半有机会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养老负担又极小。印度好像已经站上了发展快车道的入口。
如何出牌
不过牌面上握着一手顺子的印度目前似乎面临着一个都在打对子的牌局,有力没处使。
位于孟买的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2022年曾进行统计,9亿达到法定工作年龄的印度人,超过半数不愿工作。2017年至2022年,印度人口的总劳动参与率从46%下降至40%。长久以来存在的女性地位问题,让占全国人口49%的女性仅能为国家经济产出提供18%的贡献,只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CMIE负责人Mahesh Vya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印度政府没有达到(为社会)创造优质就业岗位的要求,人们仍然在退出劳动市场,放弃积极寻找工作。”
此前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打击,印度2020-2021两年GDP平均增长率不到1%,2021年12月印度的失业率达到7.91%,其中大学毕业生尤其严重,失业率为19.3%,超过全国平均失业率的两倍。
不过印度的失业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疫情。早在2018年,印度《经济时报》的报道就曾指出,自2011年开始,印度的就业率就持续下滑,官方的失业数据没有反映真实就业情况。2016年底颁布的“废钞令”和2017年7月出台的商品与服务税,对中小企业造成严重打击,使2017年成为印度人就业非常困难的一年。
印度的就业困境不是短期现象。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副教授杨怡爽曾指出:印度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中小型企业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滞后,导致印度经济增长某种程度上只能依赖于服务业和有限的几个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没有转化为相应的就业岗位增长。
印度工商业联合会(Assocham)和“思想套利”研究所(Thought Arbitrage)2017年发布的研究显示,1999-2000年度至2004-2005年度之间,印度的就业弹性系数达到最高值0.50,即GDP每增长100卢比,就业机会能增加50个。但在2004-2005年度至2009-2010年度之间,印度的就业弹性系数却骤降到了危险的0.04,也就是说GDP每增长100卢比,就业机会仅增加4个。就业弹性系数于2014-2015年度曾回升到0.17,但之后便再也没能达到这一水平。
如何让受过更好教育的一代青壮年拥有一个与他们所受教育相符、报酬稳定的工作,关乎社会稳定、消费拉动和国内市场扩大等诸多方面。如何把一手好牌顺利地打出去,是印度政府当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023年2月25日,印度阿姆利则,艺术家们在一个壁画比赛上作画(新华社/图)
印度的富贵病
长期以来,印度都在尝试控制生育,它甚至是世界上最早倡导计划生育的国家。每一届印度政府都要为本国暴涨的人口头疼不已。1976-1977年,英迪拉·甘地政府还曾出台过饱受争议的强制绝育运动,最后因国内激烈的反对而作罢。政府主导的生育政策,几乎一直未能在印度有效开展。
虽然自1950年联合国开始收集世界人口数据以来,印度人口增加了超过10亿,但生育率却一直在稳步下降。1950年印度每名妇女生5.7个孩子,而根据2021年印度卫生部公布的调查结果,在2019-2021年间,印度的总和生育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的平均生育子女数,简称生育率)下降到了2.0,甚至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长期低于这一水平,总体人口数量将会下降。过去很多人曾预测的印度“人口爆炸”并未出现。
生育率降低幅度最大、当前生育水平最低的地区,往往都是印度最发达的地区。由于国内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印度各地区生育率的差异极大,经济水平较差的比哈尔邦和梅加拉亚邦生育率分别达到2.98和2.91,而经济最发达的果阿邦却低至1.3。这一情况充分证明一个道理: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
尚未成为发达国家且有待全面释放人口潜力的印度,也开始出现了发达国家式的富贵病——这当然是印度总体社会治理、医疗卫生和营养水平全面进步的结果,但这或许也会在未来制造新的问题。毕竟今天年富力强的这一代印度劳动力也会老,如果印度无法在他们这一代人还干得动的时间里,让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为几十年后不断膨胀的老年群体做足养老准备,那么曾经“人满为患”的印度,很可能将掉进一个新的人口陷阱。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李屾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