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字的哲学美文《道德经》,里面讲了很多”道“理。
但是,把“道,可道,非常道”放在《道德经》的首章里面的第一句话,告诉你:可说出来的“道”,不是真实或者恒久不变的“道”。
老子为什么这样说?
对这句话,很多各种文章,从感性上,从“道”的宏观玄无描述与分析的多,说的人虚无缥缈。
如果从人的认知的局限性进行逻辑分析,这句话可能更好理解,更简单一些。
①
“道”指是什么?
中文中“道”字有五个含义
一 是,指道路的道。如“道者,径路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 是,指某个方面的理则,或为方法上的原理、原则。如“兵者,诡道也”,“盗亦有道”,都是指有某一个领域特定法则。
三 是,指形而上哲学的代号,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超越于物质或物理的有形有相之上,无以命名之,便叫作道。
四 是,指讲话的意思,如“且听我慢慢道来”。
五 是,指某一个宗教或某一个学术宗派的最高主旨,或是主义的代号和标志。例如“侠义道”或“五斗米道”等。
那么再回头来看“道,可道,非常道”。
从老子”道法自然“的理念,以及庄子”夫道未始有封“的论述来看,把”道“解释为是某一个宗教或某一个学术宗派的最高主旨,或是主义的代号和标志,或是指有某一个领域特定法则。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第一个”道“的含义可以这样说:道,表达的是形而上哲学的一种代号,TA超越于物质或物理的有形有相之上。
这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强字之为道”有佐证。
意思是:不给起个名字,我没法称呼TA呀,为了方便,(权且)叫作“道”吧。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翻译出来就是:
有那么一种形而上的哲学,超越于物质或物理的有形有相之上,我没法称呼TA呀,为了方便,便叫作“道”吧。这个“道”,不能说清楚,如果表达出来,就是不原来那个恒久不变的“道”了。
②
“道”为什么不能说不清楚?
1、人的语言有局限性
书不能尽言,词不能达意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人说语言是人的工具。“思想如人身,语言如衣服”。越是高端的思想,其维度越多,因此就越需要精巧细致的衣服搭配才能出场。可是,对“道”这个博大精深的、形而上的哲学,语言的仓库里根本找不出这样玲珑剔透的薄纱。
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每一个观者都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但却难以用言语准确描述这种感受。
2、人的思想有局限性
还有人说“语言,本质上是人的一部分, 是构成思想的器官。”人或者他的思想能把“道”认识清楚吗?
还真是不一定!!
一方面,世界本身就是不可靠的,不是百分之百精确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比如,宇宙诞生于“奇点”,“奇点”爆炸前是什么?谁也说不清!
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是不可靠的,总是蒙受感官的欺骗。
比如大家都玩过的“在---图里,找出----”放在你面前,你也找不到,看不出。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没看到的不一定没有。这个道理不用说用来解释哲学问题,日常生活中也无所不在。
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不一定可靠!
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并没有独立于世界之外的抽象本性。
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你的方法论,你所拥有的资源和技术等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在控制你如何认识世界。
儒家里所谓的“慎独”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相对的“独”,没有绝对的“独”。
人在潜意识里无时无刻都有一个潜在的判官或者教官,或者什么框框在监视着他,干扰着他,影响着他,他不可能百分之百独立于社会之外去做他自己。
四是,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是一种虚幻。
因为人们无法自己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形而上的世界,估计只有用”上帝“的视角才能看清楚,这非人能所为。
比如,霍金提出的:“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鱼缸外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一个更真实?”
谁能解释清楚?
所以啊,人并不能认识清楚世界,更何况说清楚!能说出来的“道”,不会是恒久的“道”。或者,“道”,是不能说的清楚的!
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假定刨根问底,这句话应当作哪种解释才更恰当?
只能说:只有亲见老子他老人家,问个清楚。
✮ ✮ ✮ ✮ ✮
随意春秋:观古知今心随意 , 悟道行者识春秋。品味经典,分享所见所思所想。关注我,为您提供有意思、有价值的阅读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