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是宋代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描绘了一幅春水杏花相映成趣的美丽画面,一池春水多情地护绕着杏林,各以其风姿平分着春色。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最终落入尘土化作春泥,滋养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
杏花是春天最灿烂的花木,盛开时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杏花还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所以,杏花颇得文人墨客的青睐,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杏花诗”。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这是宋代苏轼的《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暎村坞。烂熳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这是南北朝庾信的《杏花诗》。杏花在古代文人的眼里,充满无限美好。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杏花赋予的丰富的思想,或借景抒情,或借景伤情,或借景消愁,给人不尽的美感享受。
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春景》,杏花是最灿烂的精灵。“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春天时,漫步东城感觉风光越来越好,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拂晓的轻寒笼罩着如烟的杨柳,唯见那红艳艳的杏花簇绽枝头。
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杏花是最美丽的使者。“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徘徊在花园之外无法进去赏花,正踌躇之际,抬头见那一枝开出园门的红杏,让诗人心旷神怡,他感慨:这满园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
杏花催生的乡愁乡思。“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唐代司空图的《故乡杏花》,寄情于花,寄情于酒欣喜与花的盛开,左手拿着花枝右手拿着酒杯。想问问花枝和酒杯,老朋友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呢?
杏花亦是伤春惆怅的孤苦之情。“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唐代吴融的《途中见杏花》,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正伤春惆怅。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
词里的杏花更加婉约动人。清代佟世南的《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此词描写暮春季节,深闺思远的心情。上片以景衬情。杏花飘落,如疏雨洒在湖边的长堤上,散发着芳香。下片以联想古诗词的意境,写思妇的春愁。全词含蓄蕴藉,清新婉约。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春天,沐着和煦的春风,捧一本诗词,欣赏着杏花春雨的风情,别有一番味道。(魏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