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德经》是闻名世界的东方智慧宝典之一。据说,《道德经》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事实上,《道德经》发行量几年前就超过圣经了。而且它的版本还在增加,销量直到现在仍处于上升状态。
实事求是地说,这本仅仅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也是世界上创造名言最多的巨著之一。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论语》比《道德经》影响大。但是在海外,《道德经》却比《论语》影响大。事实上,老子的思想不仅被看作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更被看成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最早的自由先声。德国哲学狂人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日本学者汤川秀树说:“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状况。”
《道德经》里面的经典语句随处可见。在这篇小文里面,我只拿出第二章里面的两句话,与大家一起探讨,更希望方家指正与批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笔者参考查阅了多种版本,这两句话,一般的权威专家基本都解读为“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很长时间,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就与大多数权威解读很不一样。我认为,这两句话应该解读为: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这个世道就坏了(斯恶已)。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这个世道就世风日下(斯不善已)了。笔者不揣浅薄,窃以为这里面的“斯”是一个指示代词,意思是“这个(世道)”。为什么这么理解,因为老子在这里的意思,一言以蔽之就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一个道理。
这也就像我们今天,吃什么都不香一个道理,因为我们天天吃好的,所以吃啥都不香了。如果食不果腹,吃什么都香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您把它放在《道德经》的具体语境中,放在老子那个具体的历史世道中仔细品品,看看我说的是不是有点道理。
欢迎各位一起交流探讨,传承优秀文化,造福宇宙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