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兄弟排行一般用:孟仲叔季或伯仲叔季。那么问题来了,正好生四个好了,如果超过四个怎么排?
有一种情况是都用“叔”,如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就有十人,看过《封神榜》或《封神演义》的都知道,老大叫伯邑考,老二是武王发(仲发),老三是管叔鲜,老四是著名的周公旦(叔旦),接下来依次是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由此可见,字里为“叔”的不一定是老三,也可能是老四、老五、老六……
有没有人有这样的担心,那也不知道还会生几个呢,怎么知道用“叔”,还是“季”呢?其实这个担心是没必要的,因为古代男子到20岁行冠礼时才取“字”呢,20岁之前只有名,没有字。所以,取“字”的时候有几个兄弟是知道的。
还有的情况另用别字表示老四以后的排行,如东汉末年河内大族司马氏:老大是司马朗,字伯达,老二是司马懿,字仲达,接下来依次是司马孚(叔达)、司马馗(季达)、司马恂(显达)、司马进(惠达)、司马通(雅达)、司马敏(幼达)。用“幼”表示最小。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里,马谡,字幼常,他有个四个哥哥,老四马良,字季常,老五马谡,就用“幼”表示最小。
有时只有三个兄弟时,老三有可能用“叔”字,也有可能用“季”字,表示他已经是老小了。如周代的祖先古公亶(dǎn)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老三就没有用“叔”字,而是用的“季”字。
由此可见,我们在看到古代人物名字时,孟、伯、仲是排行老几是明确的,其他的排行并不确定,只有研究之后能能准确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