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注重义气的时代,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兄弟情,有像刘关张这样的结拜兄弟情,同时,也有像苏轼苏辙这样的亲兄弟情。他们互相扶持,在宦海浮沉中做到了守望相助,成为了千古佳话。其实像这样的亲兄弟情还有许多,今天呢,向大家介绍三对著名的兄弟情,分别是苏轼苏辙,王维王缙和一对更鲜为人知的~~阎立德阎立本。
王维,字摩诘,号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出生于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下面还有四个兄弟,王缙、王繟、王纮、王紞,另外还有两个妹妹。王维因山水田园诗在当时和后世享有盛名,享有“诗佛”之称,其实王缙信佛之心比哥哥王维更甚,在原配去世后,他竟然将位于长安黄金地段的豪宅施舍为僧寺,唐代宗御赐“宝应”二字作为寺名。王缙一生笃信佛法,任宰相时,大兴佛教之风,使大历年间佛教盛极一时,寺庙云集。在安史之后王维因身陷长安接受伪职,长安收复后,大批担任伪职的官员将被清算,王维也在其中。看到兄长蒙难,王缙上书,请求削去自己刑部侍郎之职为兄赎罪。王缙在安史之乱中协助李光弼坚守太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加上王维身陷长安时曾经作了一首《凝碧池》以表心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正是因为这首表示对李唐王朝忠心的诗作和弟弟王缙的求情,王维仅降官职而得以身全。
后来王维升任尚书右丞时,弟弟王缙被贬谪在蜀州为刺史,王维上书《责躬荐弟表》,在这封奏表中,王维不惜自贬而褒扬弟弟,请求免去自己官职以换取弟弟回京,“两人又俱白首,一别恐隔黄泉”,言辞恳切,令人动容。朝廷念其兄弟情深,王缙也确有才干,不久后准予召回长安,王维上谢恩状后回归田园,不久后,在盼望弟弟回京中离世。两兄弟的手足情深,令人感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名扬天下,而它描述的就是他们兄弟俩的手足之情。在乌台诗案中,苏轼因"恃才傲物"被人指控下狱,苏辙连《为兄轼下狱上书》,愿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以保住苏轼性命。苏轼的绝命诗《狱中寄子由》更是直言要生生世世和苏辙做兄弟,“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把兄弟情义写到了极致。命运多舛,坎坷人生。即使兄弟二人宦游他乡、聚少离多,但是他们诗词唱和、互相劝勉、相互扶持,手足之情甚笃,这份情长存于天地之间,传为文坛佳话。其实大家对于苏轼苏辙这对兄弟情是颇为了解的,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阎立德、阎立本也是感人的兄弟情了!也许大家对阎立德并不太熟悉,其实他们兄弟俩都是是唐代著名的建筑家、画家,其实阎氏兄弟并无详细的传记,现已无法知道他们的成长经历,只知道阎立德比阎立本大5岁,二人在唐朝皆有大名,擅长书法、绘画、建筑工艺和设计。阎立德曾官至工部尚书,阎立本曾到宰相,阎立本在哥哥担任大匠、工部尚书期间,一直跟随其工作,因为聪明灵活、刻苦钻研,也一步一步提升至大匠。
其实“一门三父子”不仅可以是苏氏,还能是阎氏 。在父亲的熏陶下,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俩也早早展现出自己的书画和工艺天赋。阎氏兄弟成年时,天下已基本归属李唐。兄弟俩获得的第一份工作便分别是秦王府士曹参军和秦王府库直。随后阎立德还进入宫廷,任职掌管宫廷服饰、舆伞仪仗等的尚衣奉御。作为主职官员,阎氏兄弟的手下汇聚了一大批精于绘画和建筑的高手。在设计皇家建筑的过程中,阎氏兄弟和画工们需要绘制大量效果图,并配以山水——久而久之,兄弟俩便琢磨出了既保留六朝以来顾、陆、张、杨的绘画传统,又融入西域画风的新技法。尤其是在青绿山水方面,阎氏兄弟的大胆探索为盛唐青绿山水的成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
步辇图
古代这些令人羡慕的兄弟情,现在来看都令人感动,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友谊长存,情义无价。惺惺相惜的友情往往让人羡慕,千古知音佳话,也蕴育成万千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