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诗词爱好者,在闲暇时总不免喜欢舞文弄墨,要么在书房里临几幅字帖;要么靠在沙发上填上一首小词;洗澡时说不定还在推敲一首五律某联的某个字,这些都实在正常不过了,比之李贺带着小奚奴,背个破诗囊,骑个小毛驴,成日苦吟佳句要自得得多。
话说回来,古人总喜欢用一些词来借指某些事物,在今天看来就显得有意思多了,而这些词也是他们通过平常事物或典故不断尝试推敲得来。既然古人已经将这些词拿了出来,那我们不妨用现成的,让自己的作品更美一点。今天就来说说,古人在诗词里用月相来表述日期,看起来平常,但不同日子的展现,在诗词中就显现出了别样的美感。
1、朔月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这是一首反映西周当时的地震等天灾现象的作品,实际是嘲讽西周王室当政者不作为和乱作为。开篇4句说:那是十月之初,初一是辛卯,那天发生了日食,此为大凶之兆,大周的黎民百姓恐怕要大难临头了。
朔月,即每月的初一,这一天月亮正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人们在地面面向的正好是月亮的阴暗面,因此算是什么都看不到,于是称之为朔月或新月——也就是说,新月你是看不到的。而到了初二这一天,算是过了初一,所以叫“既朔”,月亮就被称为“既朔月”。
2、蛾眉月
宋· 郭贽·寄刘延叟
我思在锦水,木落巴山秋。
愿随蛾眉月,影入平羌流。
这是一首寄人抒怀五古,取其中4句。作者郭贽太平兴国初年时即为太子讲师,为人刚直,被太子,即后来即位的真宗称为“纯厚长者”。锦水即锦江,为岷江的支流。
蛾眉月,既朔过后,在地面已经能够看到,月亮朝西的一面,慢慢露出了细细的女子蛾眉一般的大小,初三、初四的时候较细,称之为蛾眉新月;初五的时候真的像女子的蛾眉了,于是叫蛾眉月,这2天的月亮和太阳同升同落,因此只有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能够看到一会儿,此后就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