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鱼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在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上发现了许多鱼纹彩陶,上面有漂亮的“人面鱼纹”图案。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就把鲤鱼放在鱼类之首。《本草纲目》把鲤鱼,列为 31 种鱼之冠。
春秋时期,鲤鱼已经被大量“转发”。作为一种贵重的馈赠物,鲤鱼是尊崇的象征。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就是因为鲁昭公在他儿子出生时送给他一条鲤鱼,孔子以此为祥瑞,就给儿子取名“鲤”。 而且赠送鲤鱼,当时已成为一种风尚。
唐朝,以法律形式将鲤鱼推崇为国鱼,是我国尊崇鲤鱼的极盛时期。唐朝推崇道教,神化李姓,因“鲤” 与唐王室和道教始祖老子“李”姓同音,对鲤鱼大力保护和尊崇。
除此之外,唐朝还推行鱼符,作为权势和身份的象征。鲤鱼作为信使的形象,在唐诗中衍化出“双鲤”、“双鱼”、“鲤鱼”等众多和鱼有关的“书信”意象。
就这样,鲤鱼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游了几千年了。古人对于鲤鱼崇拜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颜值高、味道好,受到人们喜爱;
2、宗教的神化和统治阶级的推崇;
3、文学艺术的渲染,很多文学作品推动了“鲤鱼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比较熟悉 “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古代传说中,黄河鲤鱼一旦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郫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后来,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喜事。再后来,用鲤鱼比喻逆流前进、奋发而上的精神。
鲤鱼自古以来,就具备了吉祥、美好的文化内涵,而锦鲤是鲤鱼中特别的存在。锦鲤,是鲤鱼中红鲤品种的改良,是鲤鱼的一种,因其身体色彩斑斓,如花似锦,故名锦鲤。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锦鲤?
一、锦鲤颜值很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锦鲤是被人工培育的观赏鱼,它外观漂亮,色彩亮丽,婀娜多姿,特别好看,具有很高的颜值。
二、锦鲤象征吉祥。中国人对红色比较偏爱,不论服饰还是家装都喜欢用红色,它代表吉祥如意。锦鲤的身躯多为红色,迎合了中国人的喜好,大家认为它代表着好运。很多做生意的人喜欢在家里处摆放鱼缸,有招财之意,加上“鲤”通“利”,于是锦鲤被当做招财进宝的吉祥物。
三、锦鲤象征富贵。锦鲤是百鱼之王,是身份的象征,代表品味和富贵。
过去的人们把锦鲤制作成年画,逢年过节张贴,大家都想以此讨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如今,转发锦鲤成了网络流行词,社交媒体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话:“亲,你今天转发锦鲤了吗?转发此条锦鲤,必有好事发生……”。锦鲤被网友P图成各种形象,被大家追捧成一条幸运锦鲤,表达对吉祥、对运气的期待和祝福。
如今,“鲤鱼文化”活跃在互联网时代。每当“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粉丝们通过对微博中的锦鲤进行评论、转发、点赞等,表达心中的愿望,完成祈福的动作。
人们太爱锦鲤了。“转锦鲤,求好运”,已成为互联网的“基本操作”。锦鲤活跃在每一个微信群中,活跃在一个个朋友圈里。
国人爱鲤,不仅仅是喜好它好看的外表,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人墨客无不推崇锦鲤,写下了许多经典诗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词中的锦鲤,领略仪态万千的锦鲤意象。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
--唐·陆龟蒙
层云愁天低,久雨倚槛冷。
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
心将时人乖,道与隐者静。
桐阴无深泉,所以逞短绠。
《成名后呈同年》
--唐·黄滔
业诗攻赋荐乡书,
二纪如鸿历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泽,
如从平陆到蓬壶。
虽惭锦鲤成穿额,
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
师刘大喝已为卢。
人间灰管供红杏,
天上烟花应白榆。
一字连镳巡甲族,
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
饮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单寒终预此,
敢将恩岳怠斯须。
《题余府浮香亭》
--[宋] 白玉蟾
小亭低瞰小池边,
日日春风醉管弦。
盘礴好穷诗世界,
登临疑是水神仙。
玉萍掩映壶中月,
锦鲤浮沉镜里天。
芍药牡丹归去后,
花开十丈藕如船。
《立春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宋] 王珪
禁沼冰开跳锦鲤,
御林风暖啭黄鹂。
金舆未下迎春阁,
折遍名花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