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名由来】
计名“欲擒故纵”,它的哲理源头,可追溯到《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又 《鬼谷子·谋篇》:“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
中国军事史上成功运用此计,并对此计的定名有重大影响的,当初诸葛亮率蜀军远征南蛮时,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对诸葛亮来说,七擒七纵皆手段,而目的只有一个: 征服南蛮首领和百姓的“心”。因而这一战役胜利的意义,不仅是军事上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是诸葛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实行的民族政策的胜利。
历史战例
李朔雪夜袭蔡州
这是唐代的一个著名战例。李朔是唐代中期名将李晟之子。蔡州 (今河南省汝南)是当时淮西镇 (位于今河南省东南部) 的治所 (即首府)。淮西镇是唐代中期诸多藩镇割据中的一个顽固堡垒。从公元783 年 (唐德宗建中4年)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开始,中经吴少诚、吴少阳,拥兵割据 30余年,虽地处中原,唐王朝竟无可奈何。
公元 814 年 (唐宪宗元和9年)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向朝廷请求袭位不成便自领军务,纵兵焚掠舞阳、叶县、鲁日、襄城等地,威胁唐东都洛阳。唐宪宗李纯决心制服藩镇,乘机发兵9万,分东、南、西、北四路,征讨淮西。但连续攻战近 3年,都未能成功。尤其是西路军,第一任指挥高霞寓战败,第二任指挥袁滋与吴元济勾勾搭搭,明为征讨,却暗中妥协。此时,李朔毛遂自荐,自告奋勇,要求前去挽回败局。
唐宪宗在与宰相李逢吉商量一致后,于公元 816 年(宗元和 11 年)冬任命李朔为随唐邓(今河南省西南部邓州、唐州(今泌阳)、湖北省北部随州一带)节度使,负责指挥西路军征讨淮西。
李朔 20岁承袭父职,先后在朝廷任太子詹事,官苑闲厩使等文职 20多年。虽为名将之后,长于谋略,善于骑射,却从未让他任过军职。所以,他在毛遂自荐之时,在军事上是毫无建树和名望的。
公元 817 年(元和十二年) 正月,李朔走马上任。他在对当时战场形势及敌我情况作出客观分析、判断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欲擒故纵的策略措施。离京之前,他就了解到,西路唐军因多年来老打败仗,士气低落,害怕打仗。但他刚到任时,却并没有说什么激励斗志的话,也未号召将士振奋精神去与吴元济战斗。相反地,却故意对欢迎他的人们说.“皇上知道我李朔生性柔弱,能够忍受耻辱,所以特派我来抚慰大家;至于打仗进攻,并不是我的任务。”
将士们原先最担心新的主将上任,又会叫他们去打仗;听李朔这么一说,才安下心来。李朔上任之后,果然不谈战争,只到士兵中东走西看,问寒问暖:有病治病,有伤养伤;对有些重病号还亲自侍候,送饭送药;士卒家中有事或父母病故,便给假回家,并赐给钱粮布帛;经常与士卒聊天,不摆架子,不搞生活特殊化,因而深得士卒之心。有的将领见李朔不抓备战,成天混迹士卒之中,上下不分,不注意保持将官的威严,很是不满,并就此向他提忠告。
李朔回答说:“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但过去袁滋专对吴贼讲恩宠,吴贼因而轻视西路军而不加防备。听说我来,必然增加对我方的警戒。所以我故意做出不严肃、不整备军务的样子给他看。吴贼得知,必然以为我懦弱无能,以致军纪松懈,将士懒惰。然后我方才有可能克敌制胜哩!”
果然,吴元济一伙因李朔原本名望不高,上任后又无所作为,很看不起他,便对西路军不加防备。
过了几个月,当吴元济放松了对西路军的戒备之后,李朔却悄悄地开始了进攻的准备。鉴于西路军兵力过于薄弱(唐朝廷征讨吴元济的兵力主要摆在北路,西路并非主攻方间,故兵力不多),李朔请求宪宗给他增调了步骑兵两千人并秘密加紧了战前练兵,并先后攻占了蔡州西部边境的路口栅、嵖岈山、冶炉、白狗栅、汶港栅、西平等几个小据点。因此时吴元济还集中主力对付北路唐军,故对西路方面的几次小的失利也不甚重视。而李朔却借此练了兵,也增加了部队的战斗信心,加上李朔上任后关心士兵生活,改善了官兵关系,故土气为之一振。
次年五月,李朔亲自引军进攻吴军重要据点朗山 (今河南确山县),吴元济发兵救援,李朔吃了败伏。许多将士因此泄气,觉得李朔也不是吴元济的对手。而李朔却很高兴,说:“这正是我的一步计策,你们应该高兴才是!”但许多将士一时很难理解。吴元济在朗山获胜,更认定李朔不敢打仗,于是便将守卫蔡州的精兵调往北路,而对西路的防备更加松懈了。
9月 28 日,李朔出兵攻打吴房 (今河南遂平县,为淮西西侧又一重镇)。这是李朔于 10 月中旬奇袭蔡州之前的最后一次前哨战。目的有二:一为奇袭蔡州作一次较大规模的实战演习;二为削弱吴房守军实力,以防在奇袭蔡州时被吴房守军断了后路。这次攻吴房,实际上也是一次奇袭。
9月28日,正是寒露后的第 27 天,按阴阳家的说法,此日为亡日,出师必败。所以有些将领不赞成这天出兵。李朔说:我选择这天出兵,正为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我方兵少,不如此便难取胜。
不出李朔所料,吴兵果然无备,因而唐军一到,迅速攻破外城,歼敌 1000 余人。守军及敌将退保内城。李朔为诱擒守城主将孙献忠,便下令撤兵。孙献忠率精骑五百出城追赶,李朔回师反击,吴兵溃逃,敌将孙献忠当场击毙。这也是李朔施“欲擒故纵”计在一个小战役中的成功。
此时,若乘胜攻取内城,是不难取胜的。而李朔却下令班师。将士问他为什么?他说:占领吴房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因为他的目标在蔡州,攻下吴房内城不仅会损耗兵力,更重要的是,敌军在吴房失守之后,必然固守蔡州,下一步奇袭蔡州便难于成功了。
10月 15 日,天色阴沉、北风凛冽,大雪纷飞。李朔盼望已久的天候条件具备了。他亲率 9000 人马分前、中、后三军,带上干粮,顶风冒雪,奔袭蔡州。将士们请求这次行动的任务和目标,他只是回答:“向东”。
经过近一天一夜的强行军,部队于次日凌晨到达蔡州城下。由于吴元济对西路毫无戒备,加上天气寒冷,敌军将士都钻进了被窝。李朔率兵神不知鬼不觉地于黎明前相继攻下了蔡州外城和内城。天亮了,李朔来到吴元济平时办公处处理处军务,此时,吴元济却还在他“衙城”里睡大觉。吴元济被活捉了。李朔将他用囚车监送长安。李朔欲擒故纵之计成功了。
【精评】
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下,使敌人丧失警惕,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因此,使用欲擒故纵之计,必须有过人的忍耐力和不惜牺牲的决心,表面上做得干脆利落,骨子里都要磨刀霍霍。但在一个尖锐复杂的战斗场面,手到擒来而又顺手放走,有时又有纵虎归山的危险,自已也会吞食恶果。所以此计使用时也一定要慎重为是。
喜欢请关注,更新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