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词西江月断句划分
中学的时候觉得宋词较唐诗有些绕口,总觉得理解起来挺困难,有一种大致能理解的懂含义,但是原词中的诗句总有一种词不达意的困惑,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式的背诵。有一次跑在高速上,脑间闪现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那会就背诵的滚瓜烂熟,现在是信手拈来,前半部分感觉没什么,但是后半部分感觉有点牵强,特别绕嘴。
到家后已是深夜,查找相关资料。原来古代诗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也就是说标点符号是近代人加上去的,极有可能断句产生的意思不是古人原意。本着人都可能犯错误的原则,我去掉标点符号,重新划分一下短句来打消自己的疑虑。
我的 西江月模板是这样的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
一片七八个星,
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
社林边路转溪桥,
忽见。
我的观点就是场景的统一性,连贯性。首先稻田里才能,说丰年和听蛙声,两件事物应该并列。接着远处一片78个星星,天上飘来23点雨,然后来到了山前的旧时茅店,接着一片社林郁郁森森,拐过去忽然发现溪桥。
西江月是词名,古代的才子往固定的格式里填词,说白了就是模板
再举出苏轼的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按我的模板是这样的
三过平山堂下,
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
飞动欲吊文章,
太守仍歌杨柳,
春风休言万事,
转头空未转头时,
皆梦
我脑中的情景是这样,苏轼来欧阳修的故居,而欧阳太守已仙逝十年,同样前半段不变,墙上的文章书法好比龙蛇飞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紧接着太守和春风是主语,太守书法文章这么牛的人物他还歌颂一下杨杨柳柳花花草草,人一走就像春风吹过,什么事都别说了,回望过去以及看前路不都是一场梦吗
再来一首中年人体会最深的,喝多扶树,辛弃疾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按照我的模板 是这样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著全无,
是处昨夜松边,
醉倒问松我醉?
何如只疑松动,
要来扶以手推松,
曰去
这首词我的理解是这样,辛弃疾不应该因为古人书全无是处而喝醉,理由有点牵强,按我的断句就成了故人朋友的书信近段时间什么消息都没有,心情烦闷,以酒解愁而醉,酒醉跌跌撞撞到松树边,倒了,问松我醉了吗?眼睛迷迷糊糊的感觉松树在动,踉踉跄跄的扶住松树,一把又推开,说了一句滚蛋,我没喝多
再有苏轼西江月茶词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按我的模板
龙焙今年绝品,
谷帘自古珍泉,
雪芽双井散神仙,
苗裔来从,
北苑汤发云腴,
酽白盏浮花乳,
轻圆人间谁敢?
更争妍斗取红窗,
粉面
这个就更明显了,白盏是一个词组,怎么能够分开,酽白盏中的酽是汁液浓厚的意思,白盏白色的茶具,我理解的是厚重的白盏弥漫着芬芳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