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壮士一去不复还,力拔山兮气盖世 卷土重来未可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08:22:01

作者:杨庆江

庐剧小戏《点大麦》里,有一段用【点大麦调】唱的《五更鼓》:

一更鼓儿敲,霸王别姬泪滔滔,后有刘邦做当朝。张良离了朝,惊动李雪娇,韩湘子云头吹玉箫,包拯路过天齐庙。

二更鼓儿催,朱洪武当初盘五眉,刘伯温才把地理行。苏秦把家回,罗通扫北国,喝断当阳桥是张飞,老关公有个单刀会。

三更鼓儿长,推车翻山是柴王,老宋江才把梁山上。吴正上法场,刘秀走南阳,吴汉*妻救亲娘,王莽江山做不长。

四更鼓儿多,子龙大战长坂坡,刘玄德才把西川坐。胡迪骂阎罗,三娘受折磨,韩信月下丢萧何,小哪吒常下天河。

五更天已明,大破登州是罗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五鼠闹东京,大帅是狄青,孙猴子把守南天门,小唐僧西天去取经。

力拔山兮气盖世壮士一去不复还,力拔山兮气盖世 卷土重来未可知(1)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类似《五更鼓》的民间小调,只是名称有所不同,诸如《五更调》、《叹五更》、《五更曲》等,这类民歌起源较早,用调也很广,南北朝时由乐工采自民间,被列为相和歌辞清调曲之一。

《五更鼓》大多诉说相思之情,这大概是由当时的生存环境造就的。在那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年代,没有文化娱乐,漫漫长夜如何度过,就成为一个永恒的民歌题材了。

而庐剧小调《五更鼓》则有自己的特色,它没有任何的相思元素。继续沿用了述古的传统,每一更里罗列了6个典故,总共有30个典故,这些典故,多是秦汉、隋唐五代和明朝的史实,或者是经典小说、戏曲里的传说故事,互相不挨着,没有逻辑上的联系,并不想表达什么思想,从它所选用的典故内容来看,多是英雄的故事,或者是那个时期的道德典范,输出时代的正能量。由此可以推测,庐剧小调《五更鼓》只是以歌谣的形式,给孩子们普及历史知识(包括故事传说)、进行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提升他们明辨是非能力的启蒙教材。由于是口口相传的缘故,有些传下来已经面目全非了,本文对这些典故逐个整理,试图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1、霸王别姬。典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有美人名虞,随项羽征战南北。在垓下,项王遭遇十面埋伏,夜闻四面楚歌,身边只剩八百名壮士。英雄末路之时,项羽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与虞姬决别:“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抽出项羽腰上的佩剑,饮剑楚帐,项王泣泪数行,率八百壮士*出重围,至乌江时,因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不愿过江,乃自刎而死。

2、刘邦做当朝。刘邦,沛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于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山东定陶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3、张良离了朝。刘邦称帝以后,忌心颇重,燕王臧荼、颍川侯利几、韩王韩信、赵相陈豨、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等六位开国功臣,唯独放过了张良。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张良以“运筹策帷握之中,决胜千里外”之才干,封为留侯,目睹功臣之惨祸,看清刘邦之人格,张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思之再三,决意辞职。于是入朝纳还冠带,辞意殷切,不顾刘邦的一再挽留,张良追随赤松子飘然隐去。

4、李雪娇。流传下来的唱词多为“李雪娇”,李雪娇是《陈若霖斩皇子》中的人物。而《陈若霖斩皇子》本是闽剧作品,解放后才被其它剧种改编吸收,在皖中流传并不广泛,所以此处用李雪娇的可能性不大。

如用小薛蛟,或者叫“三月蛟”,才与上下文的风格比较契合。乾隆年间,姑苏人如莲居士创作的历史小说《薛刚反唐》,流传甚广,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在民间成为脍炙人口的英雄形象。许多说唱艺术里都有关于《薛刚反唐》的剧目。

薛蛟也是《薛刚反唐》里的英雄人物。薛刚之兄薛猛,全家被武三思诛戮,有三个月大的婴儿薛蛟(民间也称“三月蛟”),尚在襁褓,亦将受戮,薛猛有一位做官的朋友江淮侯徐策闻信后,不忍薛家绝后,暗带亲生儿子徐金斗到天牢里(评书里说的是法场换子),换出薛家的独苗薛蛟,并抚养他长大成人。后来薛蛟举鼎观画,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后,*向京城,给薛家报了仇。

5、韩湘子云中吹玉箫。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擅吹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是八仙中风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就是韩湘子所作。

力拔山兮气盖世壮士一去不复还,力拔山兮气盖世 卷土重来未可知(2)

6、包拯路过天齐庙。故事出自京剧《打龙袍》。包拯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放粮,路过天齐庙遇到流落在此的真宗之妃、仁宗天子之母李娘娘,包拯回朝辨冤。经老太监陈琳说破当年狸猫换太子之事,仁宗迎接李后还朝。李后认包拯为义儿,并赐包拯大权。

7、朱洪武盘峨眉。朱元璋与佛教的因缘由来已久,16岁到皇觉寺拜释高彬法师为师,三年后离开。登位以后,朱元璋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在朝廷设僧录司官,统领全国佛教。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应化道场,朱元璋对此一直高度关注,洪武十一年(1378),特遣宝昙禅师前往峨眉山。宝昙禅师在峨眉山的十年里,弘佛法、修寺宇、造佛像。主要贡献有三:奉诏重建光相寺,因山高风大,房顶全用铁瓦盖覆,故又名铁瓦殿;奉诏铸造普贤菩萨金像;在峨眉城北普兴场修筑普贤寺,道化大行。

8、刘伯温地理行。刘基,字伯温,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明史》称其“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所谓象纬,齐治平注为:“象纬,象数讖纬。象数谓龟筮之类;讖纬谓讖録图纬、占验术数之书。” 说白了,就是上知天象下通地理。

古人所谓地理即指风水,称以看风水为职业的人为地理先生。相传,明朝始祖皇帝朱元璋即位之初,便令属下刘伯温斩尽各地龙脉,只留下自己这位天之骄子,他要做独一无二的龙之子,刘伯温只好照办,先后去峨眉、昆仑、秦岭等斩龙脉,为此,陕西、山西等地,山脉均遭到一系列的毁坏,唯独没有破坏长白山的龙脉,给女真族后来形成气候预留了气运。

9、苏秦回家。战国后期,洛阳有个读书人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文王,竭力宣传"连横"的主张,鼓励秦国一步一步去并吞其他六国,秦惠文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回到洛阳,苏秦已是衣衫褴褛,疲劳不堪,妻子不理他,嫂子不做饭给他吃,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与他说话。

苏秦因此立志苦读,钻研学问,学识猛进。 一年后,他又到赵国游说,赵王十分赞同他的“合纵”政策,苏秦因此受到重用,被封为武安君,后来苏秦兼任六国的国相,佩六国相印,并担任“纵约长”。

有一次,苏秦因公路过洛阳,前呼后拥,声势威严,老百姓都赶来迎送。苏秦的父母,收拾房屋,打扫道路,设置音乐,置办酒席,拄着拐杖,站在三十里外的大路口等候。回到家里,妻子躲在旁边,“侧目而视”,不敢正眼看他,低着头侧耳倾听他说话。苏秦的嫂子慌忙趴在地下匍匐爬行,连连磕头。苏秦笑道:“嫂子,何前倨而后恭也?”苏秦的嫂子一边哆嗦,一边答道:“因叔叔高官厚禄。”苏秦十分感慨。

10、罗通扫北国。《罗通扫北》是清代长篇小说《说唐后传》上半部《说唐小英雄传》的俗称。罗通,越国公罗成之子,因唐王李世民念其父罗成为大唐王朝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且又为国捐躯,死得惨烈,故收其子罗通为义子,封为“御儿干殿下”。小说主要讲述:唐太宗扫北,被敌军困于木阳城内,程咬金回朝搬兵,时年12岁的罗通挂帅扫北,大败敌军,救出太宗。

力拔山兮气盖世壮士一去不复还,力拔山兮气盖世 卷土重来未可知(3)

11、张飞喝断当阳桥。据《三国演义》。曹操率领大军追赶刘备,到当阳桥时,看到只有张飞一人把守。此时张飞怒吼三声:我张飞张翼德在此,谁敢前来受死!一声过后,当阳桥水倒流,两声过后,当阳桥梁断裂,三声过后,奇迹发生了,曹操手下一员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马身亡。这时候曹军大乱,曹操慌忙率领大军撤退。

12、关公单刀会。《单刀会》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的老朋友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关羽接到请柬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军在江边接应。席间二人言辞交锋,关羽智勇双全,震住鲁肃,令他不敢动用埋伏的军士,最后关羽安然返回。

13、柴王推车翻山。民间传说。柴王爷在天界专管财政。来到地界后,跟张果老、吕洞宾修炼成仙,后来被玉帝派往凡间,投胎转世为后周的皇帝柴荣,救万民于水火。柴王小小的推车,不仅运输过茶、盐、伞等日用品,居然还推车翻运过五岳(皇帝御封的五座大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河北民歌《小放牛》记载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赵州大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相传,柴王是人力车车帮,运输业驾驶员的同业行会的祖师爷,保护神。

14、宋江上梁山。宋江(1073年-1124年),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宋江因*妾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

15、吴正上法场。一直没有查找到历史、传说或戏曲中上过法场的吴正,包括名字的发音与“吴正”相近的人,只好求助读者了。

16、刘秀走南阳。公元6年初,王莽下毒药害死女婿汉平帝刘衎,自己篡夺了大权,建立了“新”朝。王莽篡权后,天下大乱,皇室宗亲刘秀兄弟(刘邦九世孙)聚众起义,成为威胁王莽统治的一股劲敌,王莽为了斩草除根,下令全国各地追捕刘秀。在柴文信的保护下,刘秀去南阳投奔姚期,志在恢复汉家王朝。王莽派兵一路追*,刘秀隐姓埋名,风霜饥寒,疲于奔命,终于逃得劫难。后来刘秀带领大军回师直下,破王莽八百里大营,从此天下重归刘家汉室,史称光武中兴。

17、吴汉*妻就母。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下令通缉刘秀。刘秀过潼关,被守将吴汉拿获。吴母得知,告以王莽弑君*父往事,责令吴汉放刘秀、散潼关,并授剑命吴汉*妻王兰英(即王莽的次女王晔,京剧中称为“南宁公主”)。王兰英为人温婉善良,吴汉进经堂左右为难,公主正在念经,见吴带剑而至,知情后夺剑自刎,吴母亦自缢。吴汉纵火毁家,追随刘秀而去。其实吴汉*妻只是听从了母意,并没有救母的意思,所以还是改“救”字为“就”字合适。

18、王莽江山坐不长。初始元年冬(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建立新朝,年号“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引发天下大乱。地皇四年(公元23年10月6日),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享年67岁。

力拔山兮气盖世壮士一去不复还,力拔山兮气盖世 卷土重来未可知(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