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溪州使君原文,赠楚州郭使君全文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09:23:47

来源:团结报-湘西网

送溪州使君原文,赠楚州郭使君全文翻译(1)

永顺县泽家镇南渭风光。

送溪州使君原文,赠楚州郭使君全文翻译(2)

康熙年间永顺南渭州土知州彭凌高夫人墓碑。

文/ 曾湘军 图/ 翟 非

唐代书法家李邕(公元678年—公元747年),博学多才,少年成名,为行书碑文大家,一生为人撰写碑石记文八百篇,传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训碑》《端州石室记》等。他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仕途不顺。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他擒溪州司马覃行璋,随后代溪州司马。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邕擒覃行璋的故事,并告诉唐代湘西尘封的往事,如民族、人口、税负状况、民族习俗、物产,等等。

擒溪州司马覃行璋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七月,溪州司马覃行璋起义抗捐,唐玄宗李隆基命监门卫大将军杨思勖为黔中道招讨使,率兵五万镇压,斩*部族三万多人,但反抗愈演愈烈。唐玄宗命陈州刺史李邕继之,李邕于开元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擒覃行璋。玄宗敕覃行璋为从七品的洵水府别驾(在今陕西省商县境内),李邕暂代溪州司马。

覃行璋,《旧唐书·杨思勖传》记载为“溪州蛮”首领,将他转为商州洵水府别驾,以示安抚、笼络其族之意。

李邕出征时,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赋《送李中丞赴辰州》一诗为其壮行,云:“白羽逐青丝,翩翩南下时。巴人迎道路,蛮帅引旌旗。暮雨山开少,秋江叶落迟。功成益地日,应见竹郎祠。”

溪州,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析辰州置,此时二者同属黔中道。

“白羽”指军旗,“青丝”指马缰绳,“翩翩”意指李邕骑马时的雄姿英发。这句想象李邕率军南征辰州的盛景。

巴国于战国时为秦惠王所灭,其族退出巴渝盆地,散落迁徙,一部分流落到了湘西。贾耽《四夷述》载:“楚子灭巴,五子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至隋唐以蛮称。“巴人迎道路,蛮帅引旌旗”一句是说巴人首领打着旗帜,组织族人站在道路两旁,列队以迎王师。

“暮雨山开少,秋江叶落迟”,指的是李邕大军到达目的地时候是黄昏,天上下着雨,加上是深秋,山水空濛,落木萧萧,大地一片苍茫。

“ 功成益地日,应见竹郎祠”。益地,益州,巴蜀古称,李邕此前任渝州司马,与溪州同处大西南。竹郎祠,祭祀竹王的庙宇。汉时夜郎国王,传说生于大竹中,故名。《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柯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

此诗希望李邕南征溪州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后李邕果不负厚望,一举擒拿覃行璋,荡平溪州。

溪州户口存在严重瞒报

杨思勖溪州镇压覃行璋起义,*害当地部族三万多人。但据统计,溪州天授二年成立的时候,辖大乡、三亭二县,2184户15282人,开元年间编户还要少,区区477户,到了元和年间也仅有889户。那多出一万多人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要追溯唐代人口登记制度存在的重大漏洞。唐代人口管理实行编户齐民制度。所谓编户齐民,就是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这对朝廷来说是好事,政府按人头征税与征兵。但对百姓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增加了负担,所以百姓能不登记就尽量不登记。

根据杜佑《通典》记载,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国有900多万户5200多万人,认为此时有大量户口被瞒报,实际有1300至1400万户7000多万人。

五溪地区山高皇帝远,唐代以前不入版籍,不但低赋税且无徭役,很多汉民进入该地区,冒称蛮夷以逃脱或减轻赋役,藏匿了大量的逃户。这种现象在南北朝时期尤甚,《南史》就记载,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蛮之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人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郡,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谓之五溪蛮。

这就是溪州登记在册人数与杨思勖镇压覃行璋起义的时候*害当地部族三万多人不符的根本原因,说明唐代溪州存在严重的人口瞒报。

横征暴敛引起溪州反抗

唐王朝当然知道溪州存在人口瞒报问题,随着政权的稳固,在此地设经制州,将藏匿人户一体编入民籍。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溪州都督府,督巫、业、锦三州军事。溪州除承担中原地区一样的赋税,还要土贡丹砂、犀角、茶芽等。朝廷横征暴敛,百姓不堪重负。

以土贡朱砂为例。朱砂是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硫化汞矿石经过细微研磨后,加少量水,得出结果,上层即朱礤,下层的就是朱砂。朱砂是一种正红色,在绘画、书写和古代化妆品中都有广泛应用。

朱砂又名辰砂,以湖南辰州(今沅陵)产者为地道,故有此称。如《本草纲目》云:“丹砂以辰、锦(湖南麻阳)者为最。”

不为人知的是辰州、锦州土贡朱砂叫“光明砂”,溪州土贡丹砂为“溪砂”,溪砂不输辰砂,是重要的朱砂品牌。

《本草述钩元》根据朱砂来源的不同分石砂、土砂、溪砂。同书还记载,“溪砂生溪州砂石中”,可知产于溪州的叫溪砂。为什么叫溪砂?可能还与朱砂从溪水中流出,开采较为容易有关。

溪州重峦叠嶂,溪河纵横,因此溪砂的产量远远超过辰砂。《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开元贡:思州,朱砂,辰州,光明丹砂四斤,锦州,光明砂。溪州,贡朱砂十斤。”

日本著名的历史学者池田温曾经研究过唐代朱砂的价格为每两150文,当时的粮食价格大概是每担200文,当时一两朱砂可以换四分之三担粮食。据统计,唐代溪州朱砂、水银年产值288万文,而同时期溪州粮食总产值13590万文,朱砂、水银年产值是粮食总产值的百分之二十一,成为溪州重要支柱产业,带来了商业繁荣、经济活跃。

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观察使王础奏:“溪州人户诉,被前刺史魏从琚于两税外,每年加进朱砂一千斤、水银二百驮,户民疾苦,请停。”

除了负担户税和地税外,溪州贡朱砂十斤变成朱砂一千斤、水银二百驮,属于苛捐杂税,人们的负担成倍增加,生活比以前困苦,起来反抗也就势所必然了。

溪州司马覃行璋起义抗捐也应当属于这种情况。

(稿源:湘西网-团结报)

(作者:曾湘军 翟 非)

(编辑:孙莹)

本文来自【团结报-湘西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