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贾谊原文,贾谊《过秦论》原文及译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10:27:48

《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选自《栾城集》。《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贾谊原文,贾谊《过秦论》原文及译文(1)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1」,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2」,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3」;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4」,商鞅用于秦而收魏「5」。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6」,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7」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8」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贾谊原文,贾谊《过秦论》原文及译文(2)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服时,就要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范雎就为此担忧而加以劝阻。既然这样,那么秦国所顾忌的,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他人的国都,前面有燕、赵的抵抗,后面有韩、魏乘机进攻,这是危险的道路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两国时,却不曾有对韩、魏的顾虑,那是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算得上是了解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大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于秦国呢?韩、魏屈服于秦国后,秦国人就可以对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全天下诸侯普遍受到秦国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要凭借作为对西方的屏障,所以就不如亲近韩、魏以此来抗拒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越过韩、魏,去觊觎齐、楚、燕、赵等国,那么齐、楚、燕、赵等国就能够凭这样的局面保全自身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去支持面对敌寇的韩国和魏国,使韩国和魏国没有来自东方的忧虑,从而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以便暗中帮助前方两国解除危急,像这样就可以应付一切事变,那秦国还能怎么样呢?诸侯们不知道想出这样的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厄了。致使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攻取这些国家,结果能不令人悲哀吗!

六国论贾谊原文,贾谊《过秦论》原文及译文(3)

【注释】

「1」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

「2」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

「3」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4」范雎(jū):战国时期魏国人,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建议秦昭王现收服韩国,再进而吞并其他各国。他被秦昭王任为相,封为应侯。

「5」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姓公孙,名鞅,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辅佐秦孝公变法,因功封为商君,故称商鞅。他曾多次策划进攻魏国。

「6」刚:齐地名,在今山东省兖州县境。寿:齐地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出兵以攻齐之刚、寿:秦国的相国曾建议秦昭王越过韩、魏国境去攻齐国,被范雎劝止。

「7」折:屈服。

「8」埸(y):边境。

【作者】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年五十八岁。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六国论贾谊原文,贾谊《过秦论》原文及译文(4)

【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六国论贾谊原文,贾谊《过秦论》原文及译文(5)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六国论贾谊原文,贾谊《过秦论》原文及译文(6)

‖比较阅读‖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对比这篇《六国论》,比较阅读两篇文章,会发现两篇文章皆托古喻今,宏中肆外。

史论文而被人当作艺术珍品,广泛传诵,经久不衰,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而贾谊《过秦论》和苏洵《六国论》却足可以称作史论散文中的两朵奇葩。

贾谊(前201—169),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政治上,也有卓越建树;在思想上,他见解深刻;在文学上,他以辞赋和政论而闻名。他的辞赋首推《鵩鸟赋》、《吊屈原赋》,两篇作品写得云蒸霞蔚,回肠荡气。他的政论以《论积贮疏》、《陈正事疏》最负盛名。而他的《过秦论》则把辞赋和政论统一起来,写得雄辩有力,汪洋恣肆,辞采富丽,语势雄健,在史论文中别具一格。

贾谊是一位多才短命早熟的作家。他十八岁就以博学善文著称,二十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又被破例提升为太中大夫,掌管论议,在朝廷里应答属对,提出了很多深刻的政治见解,《过秦论》大概作于此时。《过秦论》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过”,用作动词,即分析秦朝的过失。文章旨在揭示秦王朝的历史教训,分析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的《过秦论》全文共五节,可以析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重在叙事,第二部分重在议论。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是叙述秦王朝的兴衰史,可以分析为四层来讲。

第一层,叙述秦孝公时的历史,突出其兴起。作者先写秦国地理环境的险固,“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再写吞并天下的雄心,“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继之写孝公用商鞅变法,发奋图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最后写结果,“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第二层,叙述秦孝公的继承者惠文、武、昭襄三世和孝文,庄襄二世的历史,突出其强大。作者先写秦国扩大疆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然后写“诸侯恐惧”,合纵弱秦,极力夸张渲染反秦势力的浩大声势,为秦粉碎合纵作以铺垫。接下便写秦国之强,“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而秦国则“无亡矢遗镞之费”,“有余力”,“追亡逐北”,“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可谓弱者愈弱,强者愈强,判若分明。最后写孝文王、庄襄王时“国家无事”。

第三层,叙述秦始皇时的历史,突出昌盛。作者先写“攻”,后写“守”,把秦国写得极强大,以致“南取百越”,“北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是对外,可谓“威震四海”。对内则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削弱人民的力量,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物极必反,于是转入第四层。

第四层,叙述秦朝灭亡历史,突出其衰败。作者先云“秦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后笔锋陡转,写其速亡,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作者极写陈涉出身之贫贱,社会地位之低下,兵不强,马不壮,人不多,武器缺乏,然而义旗一举,秦王朝立即灭亡。这里便暗示出秦王朝已非常不得民心,统治残暴,腐朽透顶,因此,一摧即垮。

文章到此便转入了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作者在史实的基础上的议论,得出结论,秦王朝之所以宣告灭亡,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是对秦朝历史的深刻总结。作者先写秦朝江山依旧,然后以陈涉与各诸侯国对比,认为各国无论地位、武器、兵力,还是人才都要远远胜过陈涉,然而六国没有打败秦国,而是为秦国所灭,陈涉虽然弱小,但是终于能够置强秦于死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可见秦王朝已经倒行逆施,走向腐朽,不施仁义,必然灭亡。结论的得出,有如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这已是尽人皆知的了。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三人合称“三苏”。他的散文主要是政论文,文风宏伟雄迈,纵横奔放,简劲有力,泼辣犀利。他很有纵横家的风度。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里的《权书》,《权书》收有作者论治道、史事和历史人物的文章共十篇。《六国论》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六国》,后来的选本一般标为《六国论》。本文的中心在于阐明战国时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与“赂秦”,指出赂敌必然资敌而弱己,从而导致覆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邪?”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茍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全文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赂秦。

文章开篇触题,直接提到六国破灭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作者写得一针见血,正中肯綮,令人深思。接下来,作者从两个方面论述其“弊”: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一个方面是直接论述,第二个方面是间接阐明。光有“赂秦而力亏”,还不足以服人,因为在六国中真正赂秦者只有韩国、魏国和楚国,所以人们必然会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所以作者又从第二个方面来说明,从而使论点更突出,更巩固,无懈可击,立于不败之地。最后的“故曰‘弊在赂秦’”,又一次重申,强调了论点。

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论点:以地赂秦,自取灭亡。作者首论“诸侯所患”在“赂”而不在“战”。文章将秦不战而得与战而得,和六国不战而失与战而失相比较,都是“其实百倍”,可见秦之所大欲和诸侯之所大患,都不在于战,也即严重的问题是“赂”。接下来,作者进一步阐明“不战”之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在六国来说,土地得之不易,弃之甚易,一方面祖先得寸土,便要“暴霜露,斩荆棘”,另一方面,“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六国土地失之极多,得之甚少。“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才换得“一夕安寝”,更何况,“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正因如此,作者指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因此,以有限之地对无厌之欲,必然导致国家破灭。于是作者进一步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俗语,来说明以地事秦的恶果。

第三段进一步阐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作者首先举秦国为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作者先出以设问,提请读者注意,然后作了深入的回答:“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秦亦不免矣。”

公元前221年,秦国收买了齐国的相国后胜,由大将王贲乘灭燕之势,举兵南下,一鼓作气灭了齐国,虏得齐王建。齐虽未赂秦,但是与秦为友,不助五国,五国互丧,齐当然在所不免。可见:“不赂者以赂者丧”。

接下,作者论燕国之亡,由于燕国义不赂秦,坚持用兵,国虽小却亡于后,可是后来罢兵而用刺客,便导致灭亡,公元前222年,秦国派王贲攻打燕的辽东,俘虏燕王喜,终于灭了燕国。在作者看来,燕的存亡,关键是“用兵之效”。“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是指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去刺秦王,没有成功,荆轲当时被秦国*死,后来秦国派王翦、张胜大举攻燕,破燕都蓟,并继续追击,致使燕王喜*太子丹以求和,终于破亡。

最后,作者叙述赵国之亡。赵国是公元前222年被秦攻破代郡,虏代王嘉,倒数第二个灭亡的国家。赵国也曾五战于秦,公元前236年,秦派桓齿奇攻赵,大败赵军,斩首级十万,*赵将邕辄。公元233年,秦又派桓齿奇攻赵,赵以大将军李牧反攻,于肥(今河北藁城县西南)地击败秦军。李牧因战功封为武安君,桓齿奇因败绩而畏罪逃到燕国。公元前232年,秦王调集两支大军向赵进攻,结果又被李牧击败。五战之中,赵两败三胜,尤其李牧的抗战,大挫秦的锋芒。公元前239年秦灭韩后,乘赵大旱,第二年大举攻赵。秦国由王翦率上党兵直下井阱;由杨端率河间卒未赵国都城邯郸。赵由李牧、司马尚带兵抵抗,相持到公元前228年。秦收买了赵国的郭开,造谣中 伤李牧、司马尚图谋造反。赵王迁因此罢免了他二人职务,*了李牧,起用赵葱、颜聚领兵。结果赵国大败,赵王迁被俘。所以苏洵说:“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最后将齐、燕、赵三国总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总之,这一段始终围绕着“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使得“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更突出,更鲜明,更能够以理服人。

第四段是感叹历史。作者先以“呜呼”领起,抒情气氛很浓,然后便述说并力抗秦的重要:“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正因如此,作者深感六国破灭的悲惨,又以“悲夫”领起又一层意思,即要引历史为借鉴,“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史为积威所劫哉!”被秦积威所劫,以赂秦招致亡国,这是沉痛的历史教训,“为国者”应吸取。这“为国者”,其实是把问题指向了现实,因而具有更深的意义。

最后一节是第五段,警告北宋当局勿蹈六国覆辙。这是这篇史论的本意之所在。作者首先指出:“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这是为写当朝作映衬的。当朝,可谓天下一统,国力强盛,然而如果“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在六国之下矣”,文章便由论史转入了刺时,向宋王朝敲响了警钟。

不论是贾谊的《过秦论》,还是苏洵的《六国论》,都是借古讽今、托史刺时之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贾谊《过秦论》,名曰“过秦”,其实是“过汉”,是作者出于其维护西汉王朝统治的目的,通过史论来讽喻汉朝初年的政治现状的。他在《过秦论》(中)曾说过: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可见,贾谊是主张以历史作借鉴的。

贾谊《过秦论》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文章旨在提醒汉朝的统治者应以秦为鉴,施行仁政,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生活安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还有苛重的刑罚,致使民不聊生,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反而去吹捧朝政,歌功颂德。而具有远见卓识的贾谊则不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陈述己见。这篇《过秦论》则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了朝政,希望王朝吸取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因而具有积极意义。

苏洵《六国论》继承了贾谊《过秦论》的优良传统,并非就史论史,而是以古鉴今,希望北宋王朝牢记六国相继破灭的惨痛教训,改变对外屈辱求和的政策。所以何仲默说:“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识矣。”(转引自高步瀛《唐宋文举要》卷八)。

苏洵生活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北宋中期。宋王朝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对抗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但大大减低了宋朝军队的战斗作用,而且严重削弱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国防力量。统治者想尽办法抑制内部的叛变和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则妥协退让,屈辱求和。当时北方的辽(契丹族)和西夏(藏族的一支党项族贵族)向外扩张势力,经常向北宋发动战争。宋王朝的退让进一步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辽缔结“澶渊之盟”,宋向辽每年输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派遣肖英、刘六符至宋,索取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及瓦桥(今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土地,结果定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且称之为“纳。至于西夏,庆历三年(1043)李元吴(西夏主)上书请和,宋答应每年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王朝向外族大量输银与物,无异于六国向秦国割地献城,其后果可想而知。苏洵到忭京后,对宋朝的对外屈膝投降、妥协退让的政策极端不满,主张对辽和西夏用兵,苏洵《六国论》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思想。

由于作者目的在于以古喻今,所以对秦和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分析并非面面俱到,而是侧重在某一方面的探讨。贾谊《过秦论》着眼于仁政和攻守之势,苏洵《六国论》则侧重于赂和战,这样写来,有助于突出主题,强化论点。当然秦和六国的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全面展开论述的。比如,苏洵的儿子苏辙也有《六国论》,也只从六国“不知天下之势”的角度发议论,只是就一个问题论证,并非如写史学论文那样全面分析。其次,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贾谊和苏洵的见解也未必准确,但是作者能够从一个角度,展开深入的论证,至今仍然有借鉴作用。至于贯穿文章始终的爱国精神、民本思想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尤其是贾谊《过秦论》中对陈涉在亡秦中的作用与地位充分肯定,这更是难能可贵的。

这两篇史论散文艺术上的成就尤其卓著。两篇文章都具有一种阳刚之美。文章气魄宏伟,气势酣畅,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宏论滔滔。有如长江大河,尽收惊涛千里之美。又如骏马驻坡,一跃腾空,不可捉控。文章写得振聋发聩,撼人心灵,读来使人精神陡振,令人耳目一新。两篇文章可谓千百年来,难以听见的洪钟巨响!

首先,我们来看两篇文章的结构。

贾谊《过秦论》是先叙述史实,后发议论。叙述史实为发议论提供了依据,发议论又使叙述史实得以升华。叙述史实,以时间为顺序,由秦孝公而惠文王、武王、昭王,而孝文王、庄襄王,而秦始皇,一气叙述下来,使人得以一览秦王朝兴、强、盛、衰、亡的历史过程,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详略适宜,笔墨合理。后边的发议论,是由事见意,由史而论,事实确凿,论据充分,结论合理。这个结论,就是全文的论点,这个论点是一步步推出来的,因而它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苏洵《六国论》则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逐层论述,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丝丝入扣,逻辑性极强,极富于说服力。作者先揭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弊在赂秦”,提出“赂”这个核心问题。接着进一步论证,赂则力亏,力亏则不能战,不能战则国家破灭,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赂可导致自身败亡,自身败亡则无法援助他国,他国失强援则不能独完,不赂者以赂者丧,所以六国相继灭亡。接下作者便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先论述赂秦者,意在说明以地赂秦,必然招致破灭;然后论述不赂秦者,旨在阐述不赂者以赂者丧,举齐、赵、燕三国史实证之。论述了六国互丧之后,文章便由历史转入现实,给统治者提出了警告,屈膝不战,终将败亡,甚至后果连六国都不如。苏洵《六国论》写史实与贾谊《过秦论》不同的是,贾谊《过秦论》以时间为经,以事实为纬,而苏洵《六国论》则是以史实的性质为序,分门别类阐述,因而更便于说理。叙事苏洵《六国论》比贾谊《过秦论》略逊一筹,而说理要高于贾谊《过秦论》。

其次,我们来看两篇文章的具体表现手法的运用。

贾谊《过秦论》对比手法的运用极其突出,同时作者常常将用来对比的双方进行夸张,达到了极化。

一是秦国与其他国家的对比。如秦文王、武王、昭襄王时,“九国之师”“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可谓兵多将广,声势浩大,攻势莫当,然而“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不亡矢遗族之费,而天下固已困矣”,在对比之中,显示出了秦国之强盛。再如写秦始皇,“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仍然是在对比中,显示出秦之力强势盛和诸侯国的力弱势衰。文章通过对比,便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在对比时,作者是借助了夸张的手法,是一种极化的对比,给人的印极其鲜明。

二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作者写陈涉出身卑贱,才能平庸,不成军旅,“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却能获得天下人的热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起事何其易也,这与诸侯之师攻秦之难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又从地位之尊卑,武器之利钝,军队之众寡,谋略之智愚等方面对比,说明陈涉皆不如九国,但是胜利的却是陈涉而不是九国,令人深思。

三是陈涉与秦的对比。“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这是写秦占地之广,势力之强,时间之久,这些陈涉皆不具备,然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如此强大的秦王朝竟被那样弱小的陈涉灭掉,读来有如雷霆震空,令人惊心动魄。

苏洵《六国论》也很善于运用对比手法。贯穿文章始终的对比是“赂”与“战”,通过步步深入的论述,文章揭示了赂秦必亡、与秦战则存的道理。具体论述中也有鲜明的对比。

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这是六国先祖与六国子孙的对比,目的在于说明六国土地得之何难,弃之何易。

文章结尾处又将六国与秦对比,说明其势弱于秦,然后又将“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大国与六国对比,从而揭示出文章的现实意义。

不过苏洵《六国论》中的对比,并非将对比的双方予以极化,而是从实际出发,使人感到更可信,因而说服力极强。

贾谊《过秦论》还很善于运用抑扬手法。文章大起陡落,欲抑先扬,欲贬先褒。

通篇看,作者首先写秦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雄心,然后再写不费吹灰之力,击败“九国之师”的行为,继而取得诸侯霸主地位的情景,一直写到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统一全国的壮举,极力铺陈和大肆渲染秦国势力的强大,并且把这种强大之势,一步步推向了最高峰,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极为鲜明而强烈的印象。然后笔锋陡转,写秦王朝衰败之速,灭亡之惨,文势一落千丈,从而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作者虽然用了大半篇幅描写秦之盛,用寥寥数语叙述秦之败亡,但是前者是宾,后者是主,以宾衬主,突出了秦王朝迅速灭亡的沉痛教训。

就局部看,作者也常常运用这种抑扬手法。如第一段,写秦孝公时,“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一个“窥”字,说明此时秦还偏居一隅,暗示了周王朝地广人众、位高权重的形势,双方相较,力量悬殊,然而“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使秦之形象突显出来。第二段,写诸侯震恐,合纵缔交,九国共讨一秦,接着便从各个角度突出六国之势,可谓势力强大,人才济济,谋士如云,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然而“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击败九国之师。再如写陈涉也是如此。先言陈涉地位之低,才能之平,军队之弱等,然而一旦举事,便“天下云合响应”,一举灭秦。

这种抑扬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文气起伏跌宕,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这些,显然不是苏洵《六国论》所能够比拟的。所以古人多称道此文的章法。《古文笔法百篇》引《渊鉴》说:

此篇文势,一步紧一步,如回风激水,蹙蹙声漪,末乃其归墟处也。

最后,让我们再来谈一下两篇文章的语言艺术。

贾谊《过秦论》在语言上的成就尤为突出。

文章多用排偶句式,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如“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这是主谓结构的排比句式,接下又是三个联合结构的词组进行排比:“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土”,两组排比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四君子的德能,也写出了“合从缔交”的力量。

再如,“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伦、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这又是三个长句的排比,显示了九国兵强马壮、声势浩大的情形。

至于四字的偶句更是不胜枚举,如“追往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撸。因力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出。强国请伏,弱国入朝”,一气就是八个四言句,且结构异同交错,形象地描绘出了秦一举催垮诸侯国,夺取天下的情景。

正因为文章大量运用排偶句式,所以文章格高调响,文气昂扬。也因为多用排偶对,清人李兆洛编《骈体文钞》,论著类首录篇。

《过秦论》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多用同义叠句,增强了文章酣畅的气势。如,开头写秦孝公时事云:“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里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思基本相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含义相差无几,但是作者一气说出,人们读来非但不觉得文字臃肿,词语累赘,反而感到不如此则不能显示出秦之夺取天下的雄心,所以《古文观止》的编者评述说:“

四句只一意,而必当叠写之者,盖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

再如写秦始惶之强盛亦云:“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这四句话也基本是一个意思,无非是说秦始皇登上帝位而统治天下。

还有写陈涉的“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三句意思也大体相同,皆云陈涉地位之卑贱,出身之寒微。

由于作者善于选择形象的同义词语,所以读来感到文字气足神完,恰到好处,淋漓酣畅。

苏洵的《六国论》在语言的云用上也很有特色。它不象贾谊的《过秦论》是以铺排辞藻取胜,而是靠辞简意达而获得人们的赏识。

如,文章一开篇便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辞何其简也,然而,意何其深也,力何其足也!接下作者写道:“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短短的几句话,却能够正反结合,点面相济,讲得深刻而又全面,辞简理周,逻辑性极强。这是苏洵《六国论》在语言上的一个鲜明特点。

此外,苏洵《六国论》的语言形象性强,富于感染力。

如,写创业之艰难便云:“暴霜露,斩荆棘”,写不惜国土则云:“举以与人,如弃草芥”,写土地少则云:“尺寸之地”,这些都能够给人以形象感。

再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今日”与“明日”对举,极言其频繁;“五城”与“十城”并陈,极言其多,而这样频繁地割地献城,换来的却是“一夕安寝”,何况“起视四境”,“秦兵又至”,这里极其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以地赂秦必然招致灭亡的道理。

至于“以地赂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比喻,更是把割地求和的恶果,揭示得尤其明了,给人的印象极其鲜明。

总之,贾谊《过秦论》和苏洵《六国论》确是史论文学的难得佳作,直到今天,其思想和艺术仍然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免责声明‖ 本文图文均来自网络,由小编收集整理而成,欢迎收藏转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