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古诗其二,古诗少年行其一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10:56:01

在这四首诗中,其中的第二首讲述了一个英俊潇洒,虎背熊腰,膂力过人,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他出身高贵,因为勇武过人而被选在皇帝的身边作禁军侍卫的军官,而且前不久刚刚跟随像霍去病这样的猛将出征平定边关。

征战边关,有谁会不知道其中的辛苦异常呢?但是作为一个有血性的大唐男儿来说,不能去遥远的边关建功立业,那才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而若能够征战疆场,守卫边关,纵然战死沙场,那也还留下侠骨芬芳,流芳百世,英名永存。

在这首诗的首句“出身仕汉羽林郎”中的“羽林郎”是汉代禁卫军的军官名,掌管皇宫的侍卫,常常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行,而且还要武艺高超,能力与才华出众,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人才能够担任。而在这里,“羽林郎”则是指本诗中的少年英雄。

少年行古诗其二,古诗少年行其一原文(5)

而第二句“初随骠骑战渔阳”中的“骠骑”是指霍去病,因为霍去病曾经担任汉朝的骠骑将军。他大战匈奴时勇猛无敌,舍生忘死,英勇无畏,因此,虽然他仅仅活了24岁,却已经有了七年的从军生涯,更是给了匈奴很大的重创,最终使得“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也因此两次功冠全军,仅仅19岁就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成为了古今仰慕的西汉名将。

战渔阳”是指霍去病曾经与匈奴交战的地方,渔阳是古幽州,在今天的河北蓟县一带,它也是汉朝与匈奴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方。在这里,诗人使用“初随骠骑战渔阳”一句,是代指少年英雄跟随像霍去病那样的千古名将出征大战,暗指战争的激烈与恶劣,表明了战争的危险程度,从而侧面渲染了英雄出场的不凡。而前面所说的汉朝,其实也是借指当时的唐朝。

少年行古诗其二,古诗少年行其一原文(6)

霍去病

在诗的第三句中,以“边庭苦”描写了自古以来边疆的保卫的辛苦,而且,除了辛苦不算,还可能时时面临大战,甚至是面临抛头颅洒热血的危险场面。然而诗人以“孰知不向边庭苦”一句以反问的语气,侧面描写边疆虽苦,世人皆知,但是,一旦边疆告急,国家有危,谁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呢?”毫无疑问,王维诗中的那具有大无畏精神的无数少年英雄就会慷慨奔赴硝烟四起的战场,为国家而战,直至消灭来犯之敌。

最后的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是把全诗推向高潮的点睛之笔,也是全诗读来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关键之处,更是一种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相结合的理想。能够在沙场建功立业,保卫边疆,守卫家国,那再好不过。如若不能建功立业,那么就算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也是侠之大者,把一切都贡献给了国家,把最美的芬芳留在尘世之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忠义的英雄呢?

少年行古诗其二,古诗少年行其一原文(7)

抱着这样的理想信念,那世间男儿,有谁还会惧怕沙场的危险?有谁还会畏惧死亡,埋骨他乡?如此一来,家国可保,正义可留,和平亦有保障。从而体现了大唐少年英雄的慷慨雄壮,也体现了大唐对英雄的无限崇敬。

因此,你可以说,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霸气无比,也可以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最为关心国事,更可以说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最是让人感动,但是个人觉得王维的这首《少年行》最为有血性,读来让人最为热血澎湃。

少年行古诗其二,古诗少年行其一原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