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趣解古诗词的事,小美一直觉得咱们该认真理一理了。
诗歌发展到如今,好的作品我们大多数人写不出来也就罢了。一些已经成名成家的大诗人,作品也是越来越少了,诗坛多少有些落没了。但近些年,各种趣解经典诗词的事情却层出不穷。
赏析得好的,有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因为趣解诗词,他的课座无虚席,让很多本不喜欢诗词的同学爱上了诗词,他自己也收获了不少粉丝。解得不好的,就如女诗人余秀华赏析王之涣的经典诗《登鹳雀楼》一样,一首好好的千古名作,硬是被解得难登大雅之堂。
虽然说“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但这种趣解之风盛行之后,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大家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越来越偏。于是就自然出现了有人把“红酥手,黄縢酒”中的“红酥手”当成红烧猪蹄,把“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当成一个人。每次看到这些解读,小美心中总是万千无奈: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5月20日,诗词大会第5季冠军彭敏在微博上提醒要表白的网友,用“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表白时要注意:“如果你对象是月亮你是星星的话……那么,月亮只有一个,星星可满天都是”。
彭敏这话一看就是趣解这首诗了,这是想说用这首个名句来表白,可能并不合适。原因他也讲得很清楚了,月亮只有一个,但星星却有很多,这是想说追求的人很多。按彭敏的理解,用它来表白确实不合适。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车遥遥篇》
车遥遥,马憧憧。
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这首诗也是其经典作品之一,历来为后世所推崇。从诗的意境来看,写得是很有水平的。
诗的前两句,先回忆送别时的情形。马儿飞奔在路上,诗人看着马影越行越远,这正是“车遥遥,马憧憧”。这种写法在《古诗十九首》中很常见,两个叠字的使用也颇为惊艳,朗朗上口。接下来的两句,和绕口令 一样,“东山东复东”写对方一直行到泰山这东,追着西风远游。
最出彩的就是五、六两句。将对方比作天上的明月,而自己正是守护着的星星,星星和月亮交相辉映着,永远相依相伴。这两句的比喻浪漫唯美,一扫前几句的伤感,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样,安慰了很多在现实中不能相守的痴情人。
最后4句,诗人笔锋再次一转。月亮可能会暂时暗下去,但星星却常亮,会一直等着它,年复一年待着十五月圆时再相见。这是一番令人动容的表白,看似句句在写月亮和星星,其实句句在诉衷肠。
这首诗之所以会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其感情真挚,打动人心。小美相信,彭敏这样趣解只是和大家开了个玩笑,事实上他这番解释也确实逗乐了不少网友。但诗歌真的能这么解析吗?要知道自诗词大会后,彭敏就收获了不少粉丝,其中也包括不少学生朋友,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一方面来自课本,一方面就是来自这些诗词名人。这样的解析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一种误导。
小美并不反对大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古诗词,但万事都要有个度。不要让个性化趣解变成曲解,如果大家都这样,像余秀*析《登鹳雀楼》一样的事,就会变成一种常态。个人认为,这些名人在解读古诗词时,可以跟戴建业教授一样,在尊重诗词原意和历史的基础上,加上个人观点去趣解。无论如何,诗人正常的意思是不能乱解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