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沉默非无言
——环游新泰新甫山散记
文/阳光
我们当地人称新甫山为新泰莲花山。因常听周围人神乎其神地谈论有关此山的传说及神奇,故而从略懂事起,她就成为了我心中的一座圣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踏上朝圣之路。
不成想,这一盼就是四十年。
我与新甫山,距离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新甫山之名由来已久。新甫得名源于西周,据考当时失国的甫国人东迁居此,故称新甫。《诗·鲁颂·閟宫》的“新甫之柏”之新甫,即是此山。秦皇汉武东巡泰山封禅,皆在此驻跸。汉武帝建行宫于其上,故又名宫山。主要有天台峰、灵宝峰、莲花顶等九座山峰拱围,尖状如莲花,所以清康熙元年,改名莲花山。现又恢复古名,可谓追本溯源、回归正宗。
我对新甫山大名仰慕已久。新甫山离我老家仅三十余公里,晴空万里时能远望其顶峰,但四十年前交通不畅、出行不便,家无余资、出游无方,可望而不可及。先是听闻山高999米,再高一米就会捅破了天。还听闻山上仙云缭绕,仙鹤载着仙人云游莲花诸峰。新甫山与周边的泰山、香山、徂徕山相比,有着自己的独特神韵气质。这些神话故事一直吸引着我。
幼时心中的圣山,偶尔出现在梦里。后来,我多次登顶莱芜莲花山。在山顶南眺新甫山,虽近在咫尺,但密林相隔、荆棘相阻,终究没能投入她的怀抱。
今年春暖花开时节,和家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春游,朝圣之旅终于开启。沿着205国道,穿村过镇,一路飞驰,载欣载奔。谈笑间,一个小时的车程已然结束,仰慕多年的新甫山近在眼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大气的牌坊,“慧济天下”“北方普陀”“观音胜境”三方横匾高悬其上,似在默然宣示着这里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令人仰望而肃然起敬,“慧济天下”由中国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蕴含“佛法以智慧之心普度天下众生”之意;另外两块横匾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观音胜境”意指莲花山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观音道场,“北方普陀”是指这里与南海佛国普陀山遥相呼应。
穿过牌坊拾级而上,来到飞檐高耸的山门,檐下正中是落款乾隆御题的新甫山牌匾。许多游客见到御题纷纷拍照留念,好像这样能沾沾皇族贵气,全然不管这是真正由乾隆御题还是集字所成。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虽早已随着辛亥革命的炮火灰飞烟灭,但其扎下的思想根系深入到了人们的血液和骨髓里,难以彻底清除。
若非顶着皇权的光环,无论是书法还是诗词,乾隆艺术水平都很难称作上乘。作为历史上实际执掌权利时间最长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乾隆诗词创作也最高产。据统计,乾隆皇帝一生共写了42613首诗歌,而收录2200位诗人作品的《全唐诗》总共也就48000多首诗歌,二者数量几乎持平。算下来,乾隆平均每天要写诗一首有余,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些诗中,几乎没有任何一首能够让人过目不忘、脱口而出,也可以算是一个奇特……
通过查询资料,我找到了乾隆写的《新甫山》:
传闻新甫易宫山,汉武求仙遇此间。
何事长生无大药,茂陵秋树锁孱颜。
这首诗中,只有尾句勉强算是好诗句,蕴含哲理韵味。热衷求仙问神、妄想长生不老的汉武大帝仅活了69岁,后终因丹药中毒而死,葬于茂陵。茂陵地宫内有大量稀世珍宝,梓宫内的刘彻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衣,“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一百多年后,赤眉军入长安,茂陵被掘空。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生前多次被所谓的仙家方士所骗,死后被陪葬的金银财宝所伤,曾经戒备森严、威不可近的行宫也已被辟为香客云集的观音道场,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类似感慨世事变迁、人间无常的诗句还有“秦皇旧迹烟霞锁,汉帝遗宫草木愁”(明•孙述《登新甫山步韵》),“鲁柏犹新树,秦宫自旧楹。”(清•秦武域《登新泰城望新甫山》)。与前诗相较,艺术气度高下立现。众多文人墨客的诗文让新甫山佛香伴着柏香缭绕,文气随着云气蒸腾。
很多描写新甫山的诗中都提到鲁柏,其记载可追溯到《诗经·鲁颂·閟宫》篇“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诗句。春秋时期鲁僖公年间,鲁国为建新庙而大量采伐“新甫之柏”充当梁柱。当时新甫山上古柏成林,高大挺拔,郁郁葱葱。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建孔雀台也是专用古新甫山的香柏。目前,新甫山观音院内仍有3株古柏,树龄2600多年,被称为“三义柏”。观音院最早为汉武行宫,佛教东兴后成为佛教场所,现为观音道场。
三义柏的树干上和较低的树枝上,红色丝带密织如网,系着游客信众所写的心愿卡,多彩卡片随风飘摇、唰唰有声,伴着悠扬静心的宗教音乐,仿佛要把人们的心愿轻声祈祷千遍万遍。
心愿卡寄托人的祈祷,承载着人们的心愿,能使人浮躁的心灵得到慰藉,比焚香烧纸文明进步了许多。阐释宗教信仰的经文经典浩如烟海。真正的宗教信仰,是劝人向上向善,能让人沉静从容……
继续拾级而上。林间山路绿树掩映、曲径通幽,路旁芳草萌发、春意盎然,远望青山含翠、云蒸霞蔚,一派诗情画意。新甫山四季分明,降水量大,素有每年“七十二场浇花雨”之说,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每年夏秋两季,涧水叮咚、飞瀑挂练,别有一番生机生趣,“晴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行不远处,苍松翠柏之中,汉武碑亭掩映生姿。两碑原在莲花山脚下的汉武帝庙旧址,2005年3月迁移至此。左碑俗称响铃碑,是莲花山上现存石碑中的“最长者”,距今已有2000多年,据说敲击它能发出一种类似古代宫廷乐器磬的声音,又传言实为用来发警报之物。
相传新甫山后崖有五百神蜂,大似麻雀,人被蜇后非死即伤,如有敌来犯,敲击此碑,神蜂就飞出助战,战则必胜。有一次,汉武帝出巡之时,专门叮嘱左右:“无事不能敲击响铃碑。”可随行的一名宠妃自恃得宠,偏要击之而戏谑神蜂,竟以此取乐,神蜂屡次受骗,终不复出,响铃碑就此失灵。
传说不足信,道理警世人。小到神蜂、农人,大到一方诸侯,且不论敲碑、烽火警报,还是高喊“狼来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视规矩、挑战规则,乃至有恃无恐、践踏底线,最终会害人误己,破坏了来之不易的诚信体系。
响铃碑也因民间传说而“很受伤”。很多游人趁管理人员不注意就敲击验证,在碑上留下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凹痕。响铃碑何辜?无辜者受传言中伤,“我消灭你,与你无关”(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诸如此类的遭遇是屡见不鲜、不绝于史。
北边为距今700余年的龙头碑,是莲花山上现存石碑中规格最高的一通。石碑已遭损坏,只剩下了上半部分。碑额篆书“汉武皇帝之碑”六字尚可辨认,残留碑文还有“大元至正”年代落款。碑座神兽赑屃的头部也被破坏掉了,现在也有了一层新的寓意:伏兽(福寿)无头。虽显牵强附会,倒也是令人闻之则喜的吉祥话、祝福语。本来就是没有保护好致使古物损毁,还能硬把坏事说成吉兆,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随机应变”。类似的说法还有减少美名为“负增长”,迟到罚款称作“负激励”。很多国人文过饰非、讳过喜功的功夫堪称世界一流。
离开碑亭,转过一个路口,有一个提示牌上写着“距索道站400米”。等待我们研究碑文等得乏味无趣的8岁的儿子顿时来了精神,边小跑边囔着要去乘坐索道。我们紧随其后、快步往前,等赶到索道站时已累得气喘吁吁,感慨年龄不饶人。头发花白的检票员意味深长地说:爬山不能心急,下山不能腿软。这不仅仅是说的爬山常识,更蕴含着人生哲理。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不懂也不顾这些道理,率先钻进了缆车车厢。“纸上得来终觉浅”,现在就算是细讲,他也理解不深不透,只能等以后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慢慢去体会领悟吧。
当前是旅游淡季,游客本就不多,这索道几乎成了我们的“专场”。随着绞盘转动,我们在钢索的牵引下缓慢悬空而上。行至半山腰,只见窗外树梢近在咫尺,脚下山谷怪石嶙峋,远处山峰层峦叠嶂,天边云朵自在卷舒。一阵猛烈的山风袭来,耳畔风声呼啸,玻璃咔哒作响,缆车随风摇摇欲坠,我们不由得紧握扶手,相互依靠才稍觉心安。高处不胜寒。不同的高度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同时也要承受不同于地面上的惊险。
好在有惊无险。几分钟后,我们到达索道上行终点,管理员是位慈祥老太,与山下的索道检票员很有夫妻相,一问果然如此。顺嘴说起途中遇到山风、担惊受怕的经历,老太太一幅见惯风雨、波澜不惊的神情,安慰了几句便又忙了起来。这倒显得我们有点“大惊小怪、小题大作”了。
索道省时省力,也只能送我们到这里,剩余的登顶之路无论难易,还得靠自己一步一步地攀登。索道往返票价50元,不是很贵,但也是我们为省时省力而付出的代价。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想要收获一定得付出。一时的助力或许能让人走得快,但要想走得稳走得远、过沟坎爬高山,最终还得靠自己。没有任何外力能帮自己走完全程,不会也不能有任何人来替代自己的人生历程。
为了多年前的心愿,振奋精神继续攀登吧!我们不顾腿酸脚疼,相互鼓着劲,沿着不很规整的台阶往上爬去。这时,身后一阵悦耳动感的音乐由远及近传来,原来是一位登山老者斜挎着蓝牙音响快步赶来。他白发稀疏,红光满面,随着音乐轻声哼唱,看上去轻松自在。我羡慕老人的身心状态,称赞他“苦中作乐”,老人却答道:我没觉得爬山是苦,听妙曲助力登山为乐。原来他为了锻炼身体,差不多每周都要来爬两次,每次都登顶,从不乘坐索道,也不给自己限定时间和路线,随性而为,随心而行。我们觉得辛苦,他却乐在其中;我们是想要登顶的“乐”而承受爬山过程的“苦”,他却认为登顶不是目的,爬山的过程是一种快乐,享受的就是爬山的这个过程。
思路一变天地宽。我们也边爬山边看风景,果然慢慢地觉得不是那么累了。这时喜欢收集奇石的儿子忽然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块乌黑中含着发亮小晶片的石头,高兴地过去捡起来翻来覆去地观察。岳父说这是“科马提岩”,在中国只有山东莲花山有。我觉得名字古怪,通过网络搜索得知,这是一种富含高铁镁等多种金属元素的超基性熔岩,最早于1969年在南非巴伯顿地区的科马提河谷被发现。它因发现地而得名,科马提在当地语中是“牛”的意思。目前,全球公认的科马提岩发现地仅有四处:中国的山东莲花山、南非的巴伯顿、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加拿大的阿比提比。
造化神秀,物华天宝。新甫山不仅山秀石奇、林翠水美,还蕴藏着珍稀的科马提岩。一听到这种叫“牛”岩,还非常珍稀,儿子就更加“牛气”地炫耀着手里的岩石,仿佛找到了稀世珍宝。只有一块他还觉得不够,也顾不上爬山了,又四处寻找起来,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大小不等的十几块。由于这珍贵的岩石受保护,儿子又依依不舍地把岩石块“放归山林”,继续向山顶攀登。懂得取舍,学会放下,对于一个8岁少年,在新甫山初步感受但还不能深刻理解世间之事道理的体会,比观察认识了珍稀的科马提岩更珍贵。
青山沉默,但非无言。风雨沧桑,沉默的新甫山以无声的方式,教会了往来者许多无法言表的感触。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千百年来,新甫山的山水就在那里,等待着、拥抱着、浸润着每一位访客,不一样的来访者都会见到不一样的山水,并从中照见不一样的自己。
登顶在望之际,也到了艰难之时。我们都咬牙坚持,继而一鼓作气直登顶峰,见到了遥望多年的想看到的景象。真可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在顶峰“一览众山小”后,我们稍事修整,便开启返程之旅。为了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们选择从另一条山路下山。但“上山容易下山难”,再加上又累又饿,我们无心再慢慢欣赏,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匆匆掠过。下午一点多,我们到达了索道上站跟前的一个小商店,每人冲上一碗泡面美美得吃了起来。“饿时吃糠甜如蜜”,平时不好好吃饭的儿子此时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喝得连汤都不剩。店主兼任护林员,在一旁和我不停地问这问那、东啦西扯,他说已经驻守此处二十余年,原先不爱说话,现在是见人就想多说几句。我妻子一直很向往这种山林隐居生活,交谈中流露出羡慕之意。店主说:人都是这样盼这想那的,总觉得当前过得不如意,实际上各有各的好。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大师曾对李光地说过:人哪,寂寞的时候盼热闹,热闹的时候盼寂寞。现在你热闹够了,也热闹怕了,想回归寂寞,却回不去了。这可以看作是“下山难”的另一种形象解读。
到了山下停车场,我在旁边竖着的导游图上察看今天所经过的景点,儿子顺着我的手指逐个读出景点名称,当读完最后一个时他忽然有了新发现,叫道:我们走了一个大圆圈呐!是啊,今天环游新甫山,既是走了一个圆,也是圆了多年的心愿。
在返回的车上,儿子说:你们知道我在那棵心愿树前悄悄地许了个什么愿望吗?就是希望我能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岳父笑着说:好!等到了那一天,我们再一块来爬新甫山。我和妻子相视一笑,没有接话,但我们都知道,又一个大大的圆已经划下了起点,盼望着以后能再来环游新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