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晖楼原文,登清晖楼原文及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15:50:35

登清晖楼原文,登清晖楼原文及翻译(1)

楹联同题:吟秋写意

主评 李进才

主评综述: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雨绵绵秋意长。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也是多情的季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思、秋趣、秋情、秋歌,满地落红,满眼流金。本期楹联以“吟秋写意”为题,涉及题材广泛,包罗秋日万物。

主评作品

登清晖楼原文,登清晖楼原文及翻译(2)

李进才 湖滨区

惟盼夏时骤去,疏林寂苇,飒气爽风,长空唳雁声,波动帆摇天一色;

何言秋水惹愁,金甲红枫,排云凌鹤,画笔濡丹彩,仓盈果硕趣千寻。

会员作品

王西川 湖滨区

飒飒送萧音,伴蝉噪语,叶落枝,云传雁,天循递换时,富记荣繁随夏去;

清清吹爽气,催菊流香,鱼滚锦,果飘红,世庆丰收节,珍藏喜悦待春来。

简评:纵观此联,一分句为起,二、三、四分句为承,五分句为转,六分句则为合,至此古人追求诗联作品必有的起承转合诸个环节,悉数臻备。上联重在描述时令变化,下联则重在展示丰收景象。结句“随夏去”“待春来”拈重若轻、豁达洒脱。通联读来给人一种纵横捭阖、气象宏大感觉。

郭新华 湖滨区

凉意知秋,忽觉鸣蝉已倦,暑气渐消,放眸云淡高天湛;

长亭送爽,正将枫叶催红,雁声唤起,扑面花黄遍野香。

简评:如果仅仅专注于外在,即便精到,也难以列入好的楹联作品。惟有融入情感,依凭“我”的过滤、思考、理解,才能使作品富有感染力。此联作者将“我”置于联中,“凉意知秋”“长亭送爽”是外在作用于人,“放眸云淡”“扑面花黄”是内在感受于外。作者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心的视角渲染融合,使得“联味”大增。

郭永和 湖滨区

静夜蝉声歌暑退;

秋池蛙鼓送荷香。

简评:作为篇幅短小的7言联,惜字如金,更要把笔墨用在对典型意象的捕捉和表现上,以便强化效果、渲染意境。古人描述秋天的诗句中的“静夜”“蝉声”“秋池”“蛙鼓”,都在联中展现得恰如其分。细细品味此联,颇有扑面而来的文雅气息。若在提升意境上再下些功夫,便能跃上新台阶。

刘素丽 湖滨区

阶下送秋声,听得蛙鸣几阵,飒飒新凉,一曲弦音堪醉去;

窗前吟明月,引来乡念千重,清清素影,三更客梦复思归。

简评:曾巩《秋声》诗曰:“秋风来吹之,声如振江海”。此联起句便先声夺人,以“秋声”切时令,继而蛙鸣阵阵、飒风送爽。上联写景、下联抒情,错落有致、捭阖有度。联中叠词“飒飒”“清清”,更是强化意境、渲染情趣,值得称道。

王铁劳 湖滨区

题秋风

亦悲亦壮;

乃劲乃狂。

简评:给定题目是“吟秋写意”,作者舍弃“写意”而独吟秋风,且又幽闭于秋天的风雨,能以如此简练的文字,刻画渲染至此,实属不易。悲壮:用于形容悲痛而壮烈,语出《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狂劲:喻义狂放刚劲。此联聚焦于秋风扫落叶的萧瑟与猛烈,带给人的也只能是满腹的悲怆与凄凉。

石安辉 湖滨区

吹遍层台孤客,同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思三重茅卷少陵雨;

拂来明月高楼,任把酒消愁,挥刀断水,催千丈发生太白霜。

简评:古人为文作诗,讲究词有典、字有据,惟有如此才能使得作品古朴文雅、蕴藉深厚,独具魅力、无可更易。此联以渲染秋思、秋愁为主基调,作者亦是大量涉猎典籍、诗词,从中摄取服务于主题的素材。上联起句“孤客”出自谢灵运《七里濑》,随之引用杜甫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联起句“明月高楼”,出自曹植《明月上高楼》,紧接着引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秋浦歌十七首》。化用古人古诗服务于写作主题,且雨落无痕、水流无声。

方留聚

似马良神笔,把篱菊抹黄,枫叶皴红,再涂峰岭千重彩;

如天帝令牌,教淡云走近,雁声飞远,遍撒田畴万缕香。

简评:上联起句以“似马良神笔”开篇,紧接“篱菊抹黄,枫叶染红”层层铺垫,继而以“再涂峰岭千重彩”作结。下联以“如天帝令牌”起句,随之“淡云走近,雁声飞远”缓缓推出,末了“遍撒田畴万缕香”引向高潮。此联前呼后应、气脉通畅,怡情谐趣、一气呵成。技艺娴熟的同类词运用,使得此联色彩得到大幅提升。

张淑梅

诗怀至此释红黄,甘山赫赫,果树盈盈,垂金谷穗田园句;

画意于斯钟旖旎,丹桂娟娟,东篱灿灿,漱玉泉花雁影情。

简评:此联起句“诗怀”“画意”,作者先入为主把自己融合于金秋的诗情画意之中。上联“诗怀至此释红黄”,映入眼帘的是无垠的丰收景象。下联“画意于斯钟旖旎”,展现的是多彩的绚烂风光。结句“垂金谷穗”“漱玉泉花”,让人耳目一新。联中叠音词、重叠词运用,颇为增色。

田荣

窗外秋声,两行鸿雁传书去;

岸边暝色,十里荷香入梦来。

简评:“秋声”,秋天的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刘禹锡《登清晖楼》诗曰:“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暝色”即暮色、夜色等,李白《菩萨蛮》有:“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联中“窗外”“岸边”“秋声”“暝色”词性恰切、对仗工稳。

王希运

枕上送新凉,听清蝉唱晓,疏露滴桐,落月千山惊客梦;

人间消溽暑,渐丹桂飘香,黄花满径,排空一鹤引诗情。

简评:上联“清蝉唱晓,疏露滴桐”皆为秋日“新凉”带来的响声,因而才有了结句异途他乡的“惊客梦”。下联“丹桂飘香,黄花满径”是寒露清霜浸染后的绚烂色彩,才能引发诗人*客浓浓的“诗情”。上联结句化用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联结句化用刘禹锡《秋词二首》诗句,读来气脉连贯、意境优美、色彩绚烂。

赵宪钧 湖滨区

暑去秋来,大地丰收开万象;

山欢水笑,乡村发展富千家。

简评:上联起句宣示时令,笔墨重在结句,铺排丰收意象。下联起句表述秋日场景,亦都恰切合理。

李爱霞 湖滨区

细描浪漫图,看菊绽芳枝,枫飞红晕;

轻奏诙谐曲,邀蝉鸣池柳,雨过瓦檐。

简评:此联单就文字组合、表达而言,亦属优美,且联中拟人技法运用亦是可取。

热点视频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责编:蔡仲鸣 徐伟 责校:孙璟

微信合作:0398-2981057 18639836009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