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心高气傲,虽然不像战国时秦国宰相范睢那样睚眦必报,可是他也曾经仗着唐玄宗一度欣赏他的才华,让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一边是佳人相伴,一边是宠爱有加,李白脱口而出一首清平乐,“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估计当时是神仙附体,连皇贵妃也没放在眼里。
李白游历天下,每到一处就必然写下一首好诗,可是他来到黄鹤楼却郁闷了,崔颢有诗题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李白忽然思路堵塞,干瞪眼写不出东西,只好写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后来他又来到宣城,终于写了一首好诗,不然还真要抑郁了。下面介绍李白的一首诗,写出了高妙的意境,诗仙终于长舒一口气。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
1;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
2、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3、人烟:人家里的炊烟。北楼:即谢朓楼。谢公:谢朓。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天宝十三年中秋节后,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如此明净;凭高俯瞰,江城如画。开头两句总领全篇,立刻将读者吸引入高妙的意境中。
秋天的溪水澄清、平静,水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两座长桥架在溪上,倒映于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青碧的溪水,火红的夕阳,在明灭闪烁之中,桥影幻映出奇异的色彩,宛如天上的两道彩虹。
远处静寂的原野上,丛林里冒出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芒景色,使人感到一阵深秋的寒意。作者观察细致,抓住了刹那间的感受,用凝练的语言勾勒出深秋的轮廓,以及浓浓的季节和环境的气氛。诗人不仅写出秋景,同时也写出了秋意。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也是丝丝入扣。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一直过着失意和流浪的生活。摇落秋风的时节,寂寞和孤独难以排解。宣城是他旧游之地,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谢朓,这里不仅有名胜古迹,还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情感。
面对前人吟赏的山川,缅怀他仰慕的这位诗人,即使古今相隔,心灵却似乎相通。复杂的情怀,又有谁能够理解呢?所以李白高歌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既是缅怀先辈,也是感叹自己的蹉跎与坎坷,同时也长出一口气,终于写出一首好诗,不容易啊!
再回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一首诗描景容易,写意却很难。能够通畅地用对仗和拟人等修辞方法写景,大多数诗人都可以做得很好,但能够写出一种别人注意不到的意境却很难。
也许“明镜”和“彩虹”并不是很高超,但能够想到用“人烟寒”、“秋色老”绝非一般,只有像李白这样的千年等一回的诗仙,才能将语言高度凝炼,又在工笔画上含蓄地添上写意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