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白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意象是什么?
有人说,是“酒”,还有人说,是“月”。
李白从小就喜欢明月,《古朗月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
《把酒问月》一开头就说: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在《宣州谢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里也说: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他想攀明月,又想揽明月,都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的向往。
正因为他厌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追求光明与纯洁,所以才对明月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致连他的死也有传说,说他是醉后入水中捉月而死的。
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忆起他的故乡。
唐开元十二年(724)的秋天,24岁的李白仗剑辞亲,去国远游,乘舟经过嘉州时,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如影随形,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流连数日后顺江而下,在繁华的清溪小住,次日凌晨从这里出发时举目四望,却看不见那半轮峨眉秋月,于是惆怅地写下一首《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青年李白首次出川时的名作,与《渡荆门送别》属同时期作品,它完整地展示出李白出川时的路线图。
此外,诗中以“月”为主题,并且指李白家乡峨眉山上的月,这便融入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
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直接照应主题,与诗题“峨眉山月歌”只有三字之差,以“半轮秋”来形容峨眉山的月亮,既形象地展现出月亮的形状,又暗示出时间为秋天之夜;
次句“影入平羌江水流”,视线由天空转向江水之中,由此可知,诗人是在走水路,月亮倒映在平羌江水中,随着流动的江水而浮动,随着诗人乘坐的船行而移动;
开头两句,写秋夜半轮残月高挂于峨眉山巅,月影、山影倒映江水之中的景象。
前句写天上,后句写地下;
前句写静态之景,后句写动态之声。
由此,一幅秋夜山水残月图便活然而现。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夜中从清溪出发,到往三峡,短短七字,高度凝练地展示出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以及所要到达的地点。
诗人在前两句写到了蜀地的美景,其中流露了诗人无限热爱之情,而诗人现在即将离开蜀地这个熟悉的环境了,初次离乡,不免让诗人对家乡恋恋不舍。
结尾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再一次照应主题,此处的诗人所思念的“君”,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指家乡峨眉山的月亮。
诗人随着舟行,距离家乡峨眉山越来越远,到达重庆三峡一带的渝州,这就意味着即将离开蜀地了,诗人感到这一离别就很难再见到家乡的月亮了,所以用峨眉山之月来寄托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的最别致之处在于,四句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分别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么多的地名连续出现在一首绝句中,如果处理得不得当,就会显得很枯燥。
但诗人以高超的笔法、视角的灵活转换,以及寄托的思乡之情,使得整首诗歌既流动又蕴含深情。
正如明人王世贞评价道:“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峨眉山的“月亮”又一次寄托了诗人思乡的情感,成为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