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虞世南
作者: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指像缨饰的下垂物,垂緌借指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蝉在饮取清露时的形态。这一句通过“饮清露”这一细节,赋予了蝉高洁的品质,为整首诗奠定了清雅高洁的基调。
次句“流响出疏桐”,流响是指蝉的鸣声,疏桐是指稀疏的梧桐。这一句通过“出疏桐”这一细节,赋予了蝉高远的志向,进一步提升了整首诗的意境。
“居高声自远”,居高是指蝉栖息在高处,声自远是指鸣声传得很远。这一句通过“声自远”这一细节,强调了蝉的声音之所以能够传得很远,是因为它居于高处,以此比喻人只有站在高位,才能声名远播。
最后一句“非是藉秋风”,非是指否定,藉是指借助,这一句通过否定词“非”和“藉秋风”,强调了蝉的声音之所以能够传得很远,不是依靠秋风的吹送,而是因为蝉本身的高洁品质和远大志向。
诗人以蝉自喻,通过描绘蝉的形象和鸣声,表现出蝉的高洁品质和远大志向,以此激励人们要像蝉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追求远大的志向。
诗情诗景:
在清晨的微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蝉儿稳稳地停留在树梢,饮下那纯净的露水。这一幕宛如一幅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清澈的声音,如同歌声一般,从稀疏的梧桐叶间轻轻流出。它仿佛是诗人挥洒的笔触,轻轻描绘出每个清晨和黄昏的美好。
蝉儿身居高枝,但它从不感到孤单。它的声音传得很远,无需借助秋风的翅膀,便能穿越山林,响彻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