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片景色,也需要有心人才能看到。面对着同样的山水美景,只有闲情雅致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当你总抱怨生活忙碌,人生无趣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窥探自我的内心,看看是否是自我内心的问题。如果内心无法清静的时候,无论外界面对什么样的景色,自己内心都毫无波澜和触动。
就好像有一句很通俗的话,叫做: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我觉得,缺乏的更重要的是发现美的一个内心。
现在生活中,大多数人人心浮躁,都是一味的追求名利和富贵,早已经没有人有心情雅致去欣赏这些的事物,内心早已无法沉静。
对这些人来说,即便是你把他放在山水自然之间,他看到的也只有表面的山水景色,而无法真正体会大自然的那一种魅力和来自天地之间的一份广然正气。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曹操其权。
这一句智慧的意思就是说:花舞清风的摇曳之姿,月影浩雪的空明皎洁,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成为这美妙境界的主宰。河水涨落,树木荣枯,竹之清瘦,石之消长。只有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领略掌握。
人生的美好,在于自我去发现,更在于有一个清静无为的内心去感受。
所以在道家思想中,就强调需要把自我内心的修行,寄托于自我的内在,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得到和满足自我的*达到这种状态。
一个人如果太在意外在的“形骸之外”的东西,只是在乎自己的外形,那么外在的任何一个起伏和挫折都会对他形成非常大的打击。只有当一切置若罔然,以混沌之心面对外在,以清静无为的内心面对自我内在的时候,才能有一种真正的修行,这是道家所提倡的一个智慧。
所以在《道德经》中就提倡了大道的智慧,就说大道是一种浑浑噩噩的东西,是一种混沌无知的东西,拥有心智但不利用机巧,所以大道能够主宰万物。而《道德经》中提出的大道的智慧,也是我们人生行为的一种标准指导。
风花雪月需要有清静的心才能够体会,有一种虚怀若谷,才能够聆听大自然真正的声音和语言。只有心灵通透内心毫无杂念的人,才能品味出自然界的真伪。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自我的内心,一个真正修行得道的人,即便是没有脱离尘世,即便是没有隐居山林,他同样能够拥有一份洒脱和情怀。
清静悠闲,并不取决于外在,而是取决于内心,只要内心没有妄念,没有对于人生的一些执念,那么你的人生状态便是一种修行。
其实这样的一种状态,并非是大多数人都能够具备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在红尘中修行和历练的一个追求。
就好像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道家思想和佛学,就是因为这些思想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加通透和坦然。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这样一篇智慧是怎么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