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当时赵宽碑记中还有一首岳飞所写的诗后来被发现这首诗其实是明人所伪作的,所以他认为这首词不是岳飞的作品,而是明代文人伪作的。岳飞的孙子岳珂极其喜爱收藏与鉴赏,他当时就向父亲也就是岳飞的儿子岳霖提出要整理岳飞的遗稿。
后来两人就开始到处寻找,不遗余力,经过了31年的收集整理,在他所写的《岳王家集》中却没有这首词的相关记载。所以余嘉锡就更加认定了这首词不是岳飞作品的观点。并且他还将这几个论据写在了《四库提要辨证》上。
众多质疑之声余嘉锡的观点发表了出来之后就引起了很多文人的注意。夏承焘也是其中一个他发表了一篇《岳飞(满江红)词考辩》的文章。在文中他不仅赞同了余嘉锡的观点而且还找到了其他的证据来证明。
他从词的本身出发,他发现词中所讲的"贺兰"违背了地理常识。贺兰山是在甘肃河道的西边,在岳飞的那个年代,贺兰山并不是属于金国,而是属于西夏。而且这个贺兰山是实实在在的地名,但是这个地名在汉朝以及(西、东)晋朝的时候并没有记载在史书上。
从北宋开始才诗中才开始出现了贺兰山,特别是在明代的时候,将贺兰山放入诗中的作者非常之多。古往今来贺兰山,在诗中都是实指而非类似于"天山""玉门"之类的泛称。"踏破贺兰山缺"的由来是明代时北方鞑靼族*扰我国东北西北,后来明代将军王越领军击败了鞑靼族,才有了这一句抗战口号。
1980年,孙述宇在《中国时报》发表了关于岳飞满江红的质疑。他从词的内容和风格入手。正常而言,很少有诗人会用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写进自己的诗词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引用古人的典故。
但是在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中,却出现了"三十功名""八百里路云和月"等岳飞自己的事迹和典故。而这些故事又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这样的诗句不太可能是岳飞自己写的,而是别人以岳飞的名字写出了这句词。
众所周知,这首词是一首激昂慷慨的英雄诗。岳飞也曾写过类似的诗词比如《小重山》但是这首词虽然有着岳飞多年的奋斗以及征战经历,但是整体而言,这首词却体现出一种深深失望而生出的欲说还休的情感,与《满江红》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完全不同。而且他还认为英雄人物对待伟业感情都比较淡薄。
破解百年争辩可以说众多的学者都对这首词的作者充满了质疑,虽然学术界是也有很多来例证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岳飞的观点,但是却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直到1983年,在江西江山县发现了一本古籍。而这本古籍中就收录了岳飞的《满江红》,虽然字数都一样,但是整篇文章水平比现在的这个版本明显要低很多。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这篇文章的出现可以说是震惊了文学界,最终经过文学界众多专家证实出土的这本古籍所写的《满江红》是现在流传的原稿或者是初稿。这也破解了近百年来对《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是作者的质疑以及争论。
这首词如今在中学教材中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爱国情怀,更是进一步体现了岳飞这个历史上的英雄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