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改诗赠父亲,七绝改诗赠父亲的写作背景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04:14:37

我最喜欢*《七绝 改诗赠父亲》。这首诗十分励志,是教育青少年立志成才经典中的经典。

1910年,17岁的*外出求学,他在离家的时候,给老父亲留下了一首《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发誓不还来。

死后埋葬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骨的青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坚持离家前往湘乡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与固执守旧的父亲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他改动了这首诗的几个字,而后呈给父亲。

前两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绿水。向父亲明示,我已经是大丈夫了,应志在四方,四海为家,为什么非要禁锢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呢。

全诗通俗易懂,平仄押韵流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巧借古今中外经典词句,变为自己明志之诗句,简洁而而有深意,通俗不失大雅,是*心态、志向的真实显现。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倔强、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背景

这是*于1910年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起首两句直抒胸臆,叙述出作者心中立志走出家乡,不创造一番事业不还乡的抱负与志向。后两句引经据典,将前句所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在改用日本诗人词句的同时,引用中国经书上经典词句,表达了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儿四海为家之意,既通俗又文雅。全诗通俗易懂,主题明确。

《*年谱(1893-1949)》上卷记载:1910年秋天,17岁的*“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在离家时,抄写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表达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第8页。)*走出了偏僻的韶山,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坚定执着的求索之路由此开始,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幕徐徐拉开。

《*年谱(1893-1949)》注云:“这首诗1916年曾载于《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原文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署名西乡隆盛。据考证,这首诗不是西乡隆盛的作品,而是日本和尚月性所作,原诗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第8页。)

萧永义在《*诗词史话》一书《虎歇坪闻滴水声》中写道:“1910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还没有创刊。有人查了西乡的全集,里面没有这首诗。作者其实是江户时代末期的名僧月性,诗题为《题壁》。月性和尚号清狂,在周防妙元寺出家,曾因忧国而周游四方,广交名士。他擅诗,有《清狂吟稿》一书。《题壁》是他27岁离开故乡时所作,抒发了自己发奋图强的壮志和四海为家的胸怀。此诗对日本后世影响很大。传来中国后,影响也较广。原诗有不同的中文译文。”

萧永义还写道:“笔者曾在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华夏正气篇》中读到过署名黄治峰的《男儿立志出乡关》一诗:‘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是青山。’黄治峰,广西人,壮族。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编者认为‘这是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诗’。实则显然同样是改自日人月性的《题壁》诗。

看的越多越迷糊,不知有多少个前人写过这么相像七绝,毛老人家端的谁人之诗呢?若老人家在世,这个谜就不是谜了,遗憾的是,老人家是上世纪七六年驾鹤西去的,离世已经57年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