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视频,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感悟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04:17:53

编者按

以红色诗歌,强文化自信。湖南国际频道“百年耀中华”专栏推出“时空诵读”板块,通过重温*诗词,感受伟人*的革命情怀与英雄气概,增强青少年的红色记忆,营造爱国爱党的热情,红色文化精神也得以跨越时空传承。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 (1910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视频,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感悟(1)

*诗词纵览天下风云,俯瞰历史兴衰,感受时光飞逝,把握时代潮流,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的壮丽画卷,是他的人生足迹和心路历程的生动写照。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又名《七绝·呈父亲》,是*于1910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当时,少年*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

1910年秋天,*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的第一个重要转折。

临行前,*思绪万千。一方面,独立不羁的性格使他急切地想要冲出束缚身心的家庭和风气闭塞的山村;另一方面,想着要离开抚育自己的父母,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韶山冲,他多少有些依依不舍。于是,他改写了日本人西乡隆盛借自月性和尚用以自勉的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视频,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感悟(2)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感恩父亲的特殊方式。他把原诗的“男儿”改成“孩儿”,体现出对父子关系的准确定位,更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敬重。他把“死不还”改成“誓不还”,充分考虑父亲的忌讳和感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则准确表达*志在四方的坚定意志。全诗通俗易懂,主题明确。少年*以这种含蓄方式向父亲道别,比千言万语更精炼、更生动、更准确。从此,*义无反顾地走向外面的世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视频,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感悟(3)

▲ 湘乡东山学校

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原名东山精舍,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学校专门从上海等地订阅新式报刊供学生阅览。*经常一个人躲在学校的藏书楼里翻阅各种书刊,特别喜欢阅读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

东山高等小学堂为*打开了一扇认知中国与世界的全新窗口。在东山高等小学堂短短一个学期的学习,他由一个充满抱负的少年开始向壮怀激烈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转变。1911年春,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老师的推荐下,*来到长沙,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1913年春至1918年夏(1913年春—1914年春在第四师范,1914年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

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视频,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感悟(4)

▲ 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时的*。

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视频,七绝改诗赠父亲朗诵感悟(5)

▲1919年,*在长沙。

学生时代的*,勤奋读书,刻苦磨练,是学校中品学兼优的佼佼者。

1921年夏天,*作为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会议,投身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去。

时光荏苒。一百多年后,薪火相传,弦歌不绝。

当年那个“立志出乡关”,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少年,依然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朗诵者/李兵

视频/谌伟春 夏静婷

编辑/李蕾蕾 刘与晗(实习)

参考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网 湖南日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